在全球化的浪潮下,招揽全球各地的人才几乎成了每个发达国家的“刚需”。
硅谷之所以能成为世界科技世界,除了美国本土的政策环境外,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那些从世界各地漂洋过海的工程师、科学家和创业者,他们怀揣着“美国梦”,来到异国他乡来实现自己的梦想。
对美国这样的科技强国来说,引进海外劳动力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可问题是,这种“全球化招聘”一旦操作不当,很容易让本地人“被边缘化”。
最近,马斯克的特斯拉就摊上了这么一桩麻烦,曾经是美国新移民的他,现在惹上了移民官司!
“只要外国工,不要美国人”?
2025年9月,一则新闻把美国电动车企业特斯拉推向风口浪尖,这家公司被告上法庭。然而,并不是因为专利问题,也不是因为与供应商的纠纷,而是因为移民问题。
案件的原告是两位美国人:一位是软件工程师Scott Taub,另一位是人力资源专家Sofia Brander。他们说,自己投了特斯拉的工作,却被冷冰冰拒绝。原因不是不够优秀,而是因为他们“不需要工作签证”。
换句话说,他们是美国公民,在美国工作不需要签证。
这可能让很多人感到不解,公司招聘本国劳动力,不用花精力办签证,省去不少费用,这不是好事吗?
软件工程师Taub甚至遇到过这样的场面:招聘人员直接告诉他,这个岗位写明了“只限H-1B(美国工作签证)申请”。而Brander更郁闷,她以前还做过特斯拉的合同工,但真正想进公司正式工作的时候,却连面试机会都不给。
但诉讼里列出的数据更让人咋舌:2024年,特斯拉一边雇了大约1,355名持H-1B签证的外国劳工,另一边在美国本土裁掉了超过6,000人,其中大多数是美国公民。
招移民,裁本地人,这组合拳打得让人怀疑:马斯克是不是“嫌弃”美国人?
马斯克的“移民情结”?
其实,马斯克自己就是个“过来人”。他出生在南非,后来拿H-1B签证来到美国。
靠着这张签证,他才有机会留在美国,后来在硅谷创业,最后才有了SpaceX、特斯拉这些响当当的科技公司。
难道,马斯克就偏爱和自己“相似的人”?走过美国的移民之路,和他一样充满创业热情的人才行?
从马斯克的角度来说,他当然觉得“外国劳工”是美国科技行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站在本地人的角度,这种论调就显得刺耳:难道我们这些土生土长的美国人,就不值得一份好工作了吗?
科技公司为什么更偏爱海外劳动力?
其实,特斯拉专招海外人才这事在整个科技圈属于是“公开秘密”。很多公司都偏爱招外国工人,原因一点都不神秘:
1.工资更便宜
持有H-1B(美国工作签证)工人通常比本地员工拿得少。不是他们技术差,而是签证身份绑在公司身上,他们没什么谈判空间。对企业来说,这是实打实地省钱。
2.更稳定,不乱跳槽
外国工人的签证和工作挂钩,要是辞职就可能面临被遣返。他们自然不敢轻易跳槽。相较之下,美国本地员工说走就走,还敢要求加薪。
3.更拼命,更好管
很多外国工人抱着“改变命运”的决心来美国,工作态度往往更拼。加班、熬夜、任劳任怨。再加上外国工人没什么本地关系网,不太可能组织工会或者闹罢工,公司管理起来省心。
4.补上本地缺口
在AI算法、芯片设计这些细分领域,美国本地确实缺人。公司没办法,只能大量招海外人才。
5.顺带多样化
科技公司喜欢讲“全球化”,尤其是在美国的一些“较为左派的州”,多元化这种“政治正确”是非常必要的。有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种族的员工,不仅能补充人手,还能帮公司拓展国际市场,迎合政治正确。
说白了,对于一些“科技大厂”来说,招外国工人就是一笔“划算买卖”。只是这种算计,一旦碰到“裁掉本地人,招外国人”的敏感场景,就会变成舆论和法律雷区。
这事在法律上咋说?
丽莎发现,原告的律师在诉状里用了一个很重的词:“工资盗窃(wage theft)”。他们认为,特斯拉故意用海外低薪工人替代美国人,构成了对本地劳工的不公平对待。
在美国,明确禁止基于国籍、移民身份的歧视。企业当然可以全球招人,但要真出现“只限H-1B”的招聘广告,那就是明晃晃的歧视。
不过,法律上的难点在于:怎么证明特斯拉是“系统性”偏向外国工人?
特斯拉完全可以说:裁员是因为业绩不好,不针对美国人。
招H-1B是因为缺少特定技能的人才,不是为了省钱。
要拿到胜诉,原告可能需要挖出特斯拉内部的招聘数据、人力资源记录,才能说服法官。否则,很容易被对方一句“这是市场行为”驳回。
所以说,想要打赢这场官司其实是很难的。
放眼英国,类似的情况是否常有发生?
我们视角转向英国,其实也有不少类似争议,尤其是在技术工签工资门槛尚未上涨之前,不少雇主都喜爱海外劳动力。原因在这里丽莎就不赘述了,和上文中美国雇主的情况大同小异。
丽莎在这里给大家举几个例子:
NHS和护理机构的海外医生和护士: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长期依赖海外医护。尤其是在新冠大流行之后,本地医护工作者大量辞职,他们无法接受新冠带来的巨大工作压力。而在那时,NHS和一些医疗护理机构只能靠海外劳动力市场,不仅用工成本更低,而且海外劳动力往往都是任劳任怨的。这种情况让很多本地医学生找工作越来越难。
IT行业的印度劳工:很多在英国的IT公司,更加偏爱来自印度的移民。他们不仅英语好,IT技能靠谱,而且工资低,稳定性高。这也让不少英国本地IT求职者觉得被排挤。
农业和建筑业的移民劳工:在脱欧之前,英国需要大量来自欧洲的劳动力,由于当时还保留着“自由流动”,很多欧洲人仅仅在农场旺季和建筑工地用人热的时候才来到英国,干几个月就回到欧洲老家休息。而在脱欧之后,农场和建筑行业一度出现“没人干活”的窘境。这也说明英国本地人并不愿意做那些低薪高强度的工作,雇主只能寻找海外劳动力替代。
尽管英国暂时没出现像特斯拉这样的大规模诉讼,但移民劳动力和本地人之间的矛盾,已经悄悄存在。从近期的“反移民游行”就可以发现,英国本地人,尤其是一些较为传统和保守的“右派”,往往对移民更不友好,他们也喊出“移民抢走了英国人工作”的口号。
作为雇主,应该怎么办?
在英国,企业想要全球化发展,离不开外国员工;但要是只顾着眼前省钱,把本地员工往外推,那可能是在给自己挖坑。如果想要避免特斯拉那样的官司,雇主们不妨记住以下几点:
1.招聘要透明
别写“只限工作签证”或“某某国籍”这种话。招聘条件就老老实实写技能、经验,避免给人留下歧视印象。
2.同工同酬
不管是本地人还是外国人,同样的岗位就该有差不多的待遇。差距太大,很容易引来麻烦。要做到一碗水端平。
3.留点空间给本地人
哪怕外国人才再香,也要平衡一下比例,给本地人提供成长通道。否则员工士气迟早出问题。
4.数据留痕,合规审查
裁员、招聘的过程要留档,能解释清楚“为什么裁这个人,不裁那个人”。要是上了法庭,这些就是护身符。
5.加强沟通
别等员工炸了锅才出来灭火。平时就该和工会、员工沟通,避免小问题发酵成大丑闻。
其实,马斯克的特斯拉所面临的“移民官司”,不只是一个公司的麻烦,而是整个全球化用工模式的缩影。企业想要省钱,本地人想要饭碗,外国劳工想要机会——这像是一个“不可能三角”,很难达成彼此的平衡。
不过,对于企业来说,在这一问题上如何处理,一定要合法合规。不仅要考虑劳工法,也要考虑到移民法规,在法律上不出错,才能避免问题。如您有任何疑问,或是需要任何帮助,欢迎随时咨询丽莎律师行。我们的移民部、商业部能为您的招聘计划提供最完整的法律建议。
好的,今天的文章就到这边,如果您对于文章内容,或者其他英国法律方面,有任何疑问,都欢迎进一步咨询丽莎律师行。
任何英国税务方面的问题,也可以联系咨询丽莎会计行。
觉得丽莎的文章不错?请不要吝于点赞和转发!您的支持是丽莎继续前进的动力,我们将尽力为莎粉们提供最新最全的实用信息。
> 丽莎律师行 —— 最具国际化视野的英国华人律师行,专精于商业、房产、移民、家庭和诉讼法。<
丽莎律师行联络邮箱:info@lisaslaw.co.uk
联络电话:020 7928 0276
联络微信号:lisaslaw007
扫一扫,《丽莎知道》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