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度假旅游,本该是享受风景与美食的轻松时光。然而正是放松下来,在消费上往往忽视细节,这就让很多游客成为一些商家眼中“待宰的羔羊”。
正因如此,不少人的旅行回忆就变成了一笔挥之不去的“心痛账单”。
最近,一名英国游客在希腊著名的米克诺斯岛(Mykonos)用餐时,被一家高端海滩餐厅收取了高达1,000欧元(约合8,400元人民币)的账单,其中一条鱼竟然要价350欧元。这样的经历,让她在TripAdvisor(点评平台)上怒写差评:“这是我在米克诺斯最糟糕的经历。”
然而,她的遭遇并非个例,越来越多游客在网上曝光这家餐厅的“收费套路”——菜单价格不透明、不请自来的饮料、番茄酱也要额外收费。这让很多人疑惑,这到底算不算“诈骗”?
“高级餐厅”还是“诈骗团伙”?
这家餐厅位于希腊米克诺斯岛Platis Gialos海滩旁,名叫DK Oyster,从名字可以看出,这家餐厅以海鲜为主。并且,餐厅自称是“提供奢华、私密体验的高端目的地”。
的确,这家餐厅坐拥海景与沙滩,店内装修高级典雅,人们不仅可以在室内用餐,还可以直接躺在沙滩上边晒太阳边享受美食。总之,DK Oyster给人一种“这是家很贵的餐厅”的第一印象。
然而,当游客点完餐坐下,最后账单才是真正的“惊喜”:
- 一条鱼要350欧元,三道菜破费1,000欧元
游客Jessica L一行5人来到这里。他们在餐厅点了一条海鲷,看菜单写的是按鱼的重量来计算,上面写着24.80欧元。按照他们的理解和习惯,这应该是24.80欧元每公斤,然而,在拿到账单的时候他们惊呆了,这条鱼的价格是350欧元。
后来他们仔细看了菜单才发现,24.80欧元是每100克的价格,而给他们上的这条鱼快达到1.5公斤,但是餐厅在上菜之前并未告知他们所点的鱼有多重,这让他们感到被宰了。
他们最终的消费账单高达1,000欧元,平均下来每个人超过200欧元,但他们并没有点多少,而是正常的每人三道菜(前菜、主菜和甜品)。这的确属于高消费了,但是他们5个人更多是认为自己被店家诈骗了。
- 35欧元一瓶可乐?饮料“送”给你但照样收费
还有一位名叫Sue的游客则称,这家餐厅的员工主动送上一些饮料,“说是赠送的”,结果最后全部算入账单。最终,尽管他们4个人只点了几杯饮料,但账单高达400欧元,其中一瓶可乐居然标价35欧元。
- 免费太阳椅变成“陷阱”,加水加番茄酱都要收费
另一位游客Amrita说,餐厅承诺“免费提供太阳椅”,她也没多想便落座点了鱼。但直到拿到账单时才发现:“原来是按照鱼的重量计价,一下子就是400欧元。”
还有游客Gabriela写道:“他们诱导你点啤酒,一杯35欧元。很快账单就来了,催你赶快付钱离开。”
最后一位顾客更是无语:“两瓶瓶装水加一罐健怡可乐,51欧元。番茄酱5欧元,小份薯条18欧元。”
可见,上述游客都在这家所谓的“高端餐厅”遇到了同样的情况——看到令人震惊的账单,领略了这座海岛的“风土人情”,最终无奈支付了账单。
景区餐厅高价屡见不鲜,算得上欺诈吗?
出门在外旅行,尤其是这种热门的地方,不少人都能理解这种地方的餐厅会比其他地方更贵一些的事实,这种情况是普遍存在的,还算情理之中。
但是,价格贵是一个问题,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消费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餐厅。然而,这家被曝的餐厅不仅仅是价格贵得离谱,而是“价格模糊不清、诱导消费、账单隐瞒”。
那这种问题到底有没有涉及诈骗?消费者只能忍气吞声吗?
在大多数国家,包括希腊,餐饮服务都必须在提供服务前明示价格。DK Oyster虽然在菜单上标注“每100克多少钱”,但未主动说明鱼的重量或预估成本,也没有解释鱼是按整条称重,这就容易造成价格误导或信息不对称。这类行为在法律上很可能构成“不公平商业行为”,甚至可被消费者投诉、追责。
此外,许多游客指出“免费赠送”的饮料、番茄酱等最后都被写进了账单。但事实上,任何未经消费者明确同意的附加费用,消费者有权拒绝支付。
换句话说,如果你没点这瓶水、没要这个酱,商家就不可以硬性收费。否则就是变相强迫消费,构成违法。
但是,诈骗在法律上有较高的门槛,一般需要证明商家主观上具有欺骗故意,并实施了欺骗行为,导致消费者财产受损。
因此,单次消费高并不一定等于诈骗,但如果餐厅有系统性诱导顾客点高价商品、故意隐瞒价格、谎称“赠送”再计费,甚至在客人提出异议后恶意催款,这就可能触碰到“商业诈骗”边界。
消费者如何维权?
但是对于游客来说,本来是要到度假胜地来好好享受的,自然是不想卷进这种纷争当中。并且,自己人生地不熟,往往是束手无策的。
因此,可能最好的办法就是投诉。这需要消费者拍下菜单、账单、与服务员的对话(价格未明确告知的部分),将其投诉到当地消费者保护机构。当地消费者保护机构会根据现有证据进行调查,有可能会给涉事商家以警告、整改等处罚。
除此之外,如果是用信用卡支付,那么可以向银行申请拒付(Chargeback),向银行说明情况,有一定概率可以拿回自己的付款。
最后,消费者还可以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分享自己的遭遇,甚至找到媒体曝光商家的行为,帮助他人“避雷”,对商家形成舆论压力。
其实,作为消费者来说,尤其是度假客来说,谁都不想遇到这样的情况,毕竟在风景如画的海岛上,晒太阳、吹海风、吃海鲜,本是一件浪漫的事。
这种以“高端消费”为幌子进行价格操控与误导的行为,的确是让人感到失望的。作为消费者,在合理的情况下,如果遇到上述类似的情况:该拒绝的就拒绝,该投诉的就投诉,不要为“天价宰客”埋单。
当然,如果您在自己长期居住的地方遇到了类似问题,或是商家的问题给你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投诉可能是一种办法,但想要真正达到维权的目的,这时可能需要律师出马,帮助您索赔。如果您遇到了一些糟心事,欢迎您随时联系丽莎诉讼部,我们专业的诉讼律师将为您保驾护航。
好的,今天的文章就到这边,如果您对于文章内容,或者其他英国法律方面,有任何疑问,都欢迎进一步咨询丽莎律师行。
任何英国税务方面的问题,也可以联系咨询丽莎会计行。
觉得丽莎的文章不错?请不要吝于点赞和转发!您的支持是丽莎继续前进的动力,我们将尽力为莎粉们提供最新最全的实用信息。
丽莎律师行联络邮箱:info@lisaslaw.co.uk
联络电话:020 7928 0276
联络微信号:lisaslaw007
扫一扫,《丽莎知道》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