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London Road,
London, SE1 6JZ
020 7928 0276
info@lisaslaw.co.uk

近几年,英国整体的移民环境不断收缩,各个移民路径的标准在不断提升,这影响了不少移民朋友的原定计划。

 

尽管英国政府一边高喊“收紧签证、减少移民”,但另一边又疲于应对每天横渡英吉利海峡的小船。

 

现在的情况就是:合法移民被卡在更严苛的签证门槛外,非法移民却仍然源源不断。英国社会似乎陷入了一个奇怪的循环:想关上门,却总有人从窗户进来。

 

就在这种背景下,内政大臣夏巴娜·马哈茂德(Shabana Mahmood)决定——不如向北欧取经。

 

她盯上的,是被称为“欧洲最冷酷的移民制度”的丹麦模式。近日,英媒报道称英国内政部已经派出团队前往丹麦学习,有可能在本月末宣布对英国移民和庇护制度进行重大改革。

 

 

为什么英国看上了丹麦?

 

当前的英国,正面临几个棘手问题:

 

非法移民仍在不断激增:仅上周末,就有1,269名移民乘小船穿越英吉利海峡。

 

英国公众对移民系统的不满:工薪阶层选民认为系统“不公平”:努力工作缴税的人越来越难留下,反而是“钻空子”的人得到了庇护。

 

巨大的政治压力:工党政府的民调被极右派的“改革党”(Reform UK)咬得很紧,正在迅速蚕食传统选区。

 

听起来似曾相识?其实,2015年的丹麦就是这样。那一年,丹麦的中间偏左翼政府面临民粹右翼崛起的威胁。结果,丹麦社会民主党选择了一条令人震惊的路线:自己变得“更加强硬”。

 

随后,丹麦的社会民众收紧庇护、延长居留审查、限制家庭团聚,甚至允许国家拆除“非西方移民聚居区”的住宅区。

 

结果是成功的:庇护申请成功数量降至40年来的最低水平。右翼民粹被打垮,中左翼重新掌权。

 

因此,伦敦想学习哥本哈根,认为这才是当前工党的“生存指南”。

 

“丹麦模式”到底有多硬?

 

如果要用一句话形容“丹麦模式”,那就是“欢迎你来,但最好别待太久。”

 

  1. 庇护权?仅为暂时的。

 

在丹麦,只有那些遭受“迫害的人”,才有较高机会获得长期保护。大部分逃离战乱地区的难民,只能拿到临时居留。

 

一旦政府认定庇护者的原籍国“安全了”,哪怕你已经在丹麦安家立业,也可能被遣返。

 

  1. 家庭团聚?门槛重重。

 

在丹麦,如果申请人已经拿到长期签证,还想让配偶或伴侣来团聚?不好意思,你俩都得年满24岁(丹麦认为这样是为了防止强迫婚姻),而且:

 

申请人必须连续3年没领过政府福利;

 

还得缴纳一笔“经济担保金”;

 

双方都要通过丹麦语考试。

 

如果你住的社区被划为“平行社会”(parallel society),即“非西方背景人口比例”超过50%的社区,那么直接丧失团聚资格。也就是说,申请人不能住在某一个族裔的聚居区,否则是没有权利将家人接到丹麦。

 

更极端的是,这项法律还允许政府出售或拆除这些“平行社会”的住房区,理由是“促进融合”。这看似是移民政策,实际上更像社会工程。

 

  1. 想留下?得工作。

 

在丹麦,获得长期居留权的时间被延长,申请人必须有全职工作才能符合资格。失业太久?抱歉,回原籍国。

 

  1. “回家”计划。

 

丹麦甚至为愿意自愿回国的庇护者提供奖金——最高可达约24,000英镑,包括孩子教育费用补贴。听起来像“善意遣返”,但也有人批评这其实是“买走希望”。

 

 

英国准备学到什么程度?

 

根据目前的报道,英国内政部已经派高级官员赴哥本哈根取经。同时暂停了庇护家庭团聚的新申请,正在起草新规。

 

不过,丽莎并不认为内政大臣马哈茂德会完全照搬丹麦式铁腕,但会“沿着更严格的路线前进”。

 

这可能意味着:

 

家庭团聚等途径将被附加更多年龄、语言或经济条件的限制;

 

临时居留成为常态,永久定居资格将被延长;

 

对“拒绝融入”的群体(例如长期不工作者)实施更严处罚;

 

对非法入境者的驱逐速度加快。

 

总体而言,内政大臣的目标有两个:

 

一是“减少英国的吸引力”:那些非法移民认识到英国没有那么多“吸引力”;

二是“提高驱逐率”:让没有合法身份的人更容易被遣送。

 

 

政治算盘:冷酷的现实主义

 

从政治角度看,英国的“丹麦化”不仅是移民问题,更是一场生存博弈。

 

丹麦社会民主党成功证明了一件事:“左翼”并不等于“开放”。他们通过收紧移民政策,赢回了工人阶级选民的信任,将那些原本要转投右翼的选民重新收拢。

 

马哈茂德显然被这个逻辑打动。对于英国工党而言,采取“强硬但理性”的路线,也许是阻止改革党崛起的唯一办法。

 

当然,这条路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走,如果工党的政策过于激进,仍旧会损失相当一部分的选票。

 

因此,如何把握政策,如何掌握平衡,如何让丹麦经验“英国化”,是工党要面对的课题。

 

丽莎小结:未来的英国移民政策,会变成什么样?

 

如果英国真的开始学习和效仿“丹麦模式”,我们可能会看到以下趋势:

 

  1. “短期庇护”成为新常态:

 

逃离战乱的庇护者可能只能获得可撤销的临时身份。一旦原国恢复安全,就必须返回。这将极大改变英国的庇护制度,也可能减少长期滞留者。

 

  1. 家庭团聚制度重塑:

 

政府可能会引入年龄、收入或语言门槛,让家庭团聚不再“无条件”。虽然不会如丹麦那样严苛,但“先工作、再团聚”将成为主流。

 

  1. 定居门槛提高:

 

获得永久居留(Indefinite Leave to Remain)可能需要更长年限、更高收入,或更强语言能力。这意味着英国的“五年工签拿永居”的时代可能终结。

 

  1. 强化“融合义务”:

 

未来的英国移民政策将更注重“贡献”与“融入”。会工作、缴税、学语言才是获得身份的门槛,可能决定你能否留下。

 

  1. 左翼的“现实化”:

 

工党或许会走出传统“宽容派”的形象,转而拥抱“务实派”路线。这种策略虽然冷,但可能是赢得中部与北部选区的关键。

 

当前的英国移民体系,正站在一个十字路口,一条路,是传统的包容与开放;另一条路是强硬与务实。

 

虽然我们目前无法完全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移民政策改革,但从目前的大环境来看,英国工党政府仍旧会继续收紧移民政策。

 

从这个角度来看,北欧的冷风已经抵达英国。在这里,丽莎还是要提醒您,尽早作出相应的移民规划,并且尽快实施落地。如果您有任何移民问题,欢迎随时咨询丽莎移民部。

 

 

好的,今天的文章就到这边,如果您对于文章内容,或者其他英国法律方面,有任何疑问,都欢迎进一步咨询丽莎律师行。

 

任何英国税务方面的问题,也可以联系咨询丽莎会计行。

 

觉得丽莎的文章不错?请不要吝于点赞和转发!您的支持是丽莎继续前进的动力,我们将尽力为莎粉们提供最新最全的实用信息。

 

丽莎律师行 —— 最具国际化视野的英国华人律师行,专精于商业、房产、移民、家庭和诉讼法。<

丽莎律师行联络邮箱:info@lisaslaw.co.uk

联络电话:020 7928 0276

联络微信号:lisaslaw007

扫一扫,《丽莎知道》微信公众号:

author avatar
Shannon Chan

丽莎律师行定期发布实用文章,欢迎关注我们,第一时间获取最新法律资讯!

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欢迎直接联络我们,提出任何法律咨询。

订阅我们的电子报

Subscribe Newsletter Blog Sidebar Chinese

这个字段是用于验证目的,应该保持不变。
Untitled(Required)

欢迎咨询我们,并了解我们如何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