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London Road,
London, SE1 6JZ
020 7928 0276
info@lisaslaw.co.uk

新闻与见解

莎粉们周三好!丽莎为大家整理了近期值得关注的英国移民快讯,本篇将涵盖的重点移民讯息有以下:

  • 特朗普建言英国出兵管制非法移民?英国断然拒绝
  • 英国开启庇护新政,却因昂贵遣返航班引发争议
  • 美国H1B签证涨价,却成英国吸引高端人才契机?
  • 假内政部邮件横行,英国雇主成签证诈骗新目标

 

 

→特朗普建言英国出兵管制非法移民?英国断然拒绝

 

上周,美国总统特朗普开启了对英国的第二次国事访问,英国与美国签署了价值百亿美元的“科技繁荣协议”(点击这里,查看丽莎往期文章)。

 

不仅如此,特朗普也在联合发布会中抛出了一句颇具震撼力的建议:英国可以考虑直接动用军队来处理非法移民穿越英吉利海峡的问题。

 

因为在他看来,非法移民会“从内部摧毁国家”,因此无论使用何种手段,包括军事力量,都值得尝试。事实上,特朗普对于美国的非法移民问题,也是这么做的。

 

但这一言论并不被英国政界采纳。英国贸易大臣彼得·凯尔(Peter Kyle)随即表态:英国军队的首要任务是国家防卫,而不是驱逐寻求庇护的人。并且,英国早已设立并强化了边境部队(UK Border Force),同时也赋予其更多权力来应对偷渡与走私。虽然皇家海军在必要时会与边境部队协作,但政府的整体策略仍是依赖专业部门与外交协议,而非让军队卷入。

 

其实,英国和美国的地缘政治环境明显不同。英国动用军队不仅复杂,而且容易引发国际摩擦,把美国经验直接套用在海峡非法移民问题上,效果实在是有限。

 

然而,过去一周,英国边境的紧张局势再次升级。大约一千名移民趁着天气好转(之前由于大风天气无法横渡海峡),从法国北部乘坐小船出海,试图横渡海峡。然而仍有船只遇险,其中有23人获得法国方面的救援,但也有人拒绝帮助,坚持横跨海峡非法入境英国。

 

其实,这就能看出来英国和美国之间在移民治理思路上的一些差异。美国倾向于以强力和军事手段强化边境,而英国政府更强调法律程序、国际合作与制度建设。

 

您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英国开启庇护新政,却因昂贵遣返航班引发争议

 

2025年8月,英国与法国启动“以一换一”庇护协议:非法横渡海峡者将被送回法国,而在法国合法申请获批的人则能来英。点击这里,查看丽莎往期文章。

 

就在上周,首个非法移民已被送回法国,目前,英国政府计划加快执行,并缩短上诉时限,以防移民通过法律漏洞滞留。

 

而在另一边,英国政府也在大力遣返在英的外籍罪犯。然而,英国媒体公开的一段罕见画面,却让公众见识到遣返航班的另一面:

 

47名因杀人、盗窃或性侵被判刑的外国籍罪犯,在近百名工作人员押送下登上飞往罗马尼亚的航班。其中一些人甚至获发预存2,000英镑的银行卡,用于返回原籍国的安置。而这一次遣返费用高达数十万英镑。

 

这一“协助返乡计划”原意是鼓励罪犯自愿离境,减少诉讼与监禁成本,但画面曝光后引发不满:纳税人不仅承担高额安保与航班费用,还要“奖励”罪犯给出真金白银?

 

数据显示,英国监狱中约有一万多名外国囚犯,去年遣返5,000人,但效率依然低下。例如145名厄立特里亚籍囚犯一年仅遣返2人,按此速度需73年才能清理完。伊朗籍、索马里籍、牙买加籍的罪犯遣返进程也同样缓慢。

 

新任内政大臣沙巴纳·马哈茂德(Shabana Mahmood)的确承认给罪犯发钱“看起来不体面”,却辩称自愿遣返更省钱。

 

在报道中,确实有罪犯承认:在移民中心待了4个月后,他“非常高兴”,并且“永远不会再回伦敦”。

 

从“以一换一”的跨国庇护计划,到给“给罪犯发钱”的遣返航班,您认为英国当前的政策是妥当的吗?能否给英国带来安全呢?

 

 

→美国H1B签证涨价,却成英国吸引高端人才契机?

 

上个周末,美国移民圈爆出重磅新政:特朗普决定将H-1B工作签证费用飙升至10万美元,并敦促科技公司和高校优先雇用本国人。

 

这似乎是在给英国机会,英国首相基尔·斯塔默(Keir Starmer)正推动的“全球人才工作组”正在研究一揽子方案:不仅可能削减甚至免除高端人才的签证费用,还要简化复杂的申请流程,加快审批速度。

 

目前,英国的全球人才签证(Global Talent Visa,GTV)的费用为每人766英镑,但再加上配偶或子女的费用,以及每人逾千英镑的IHS医疗附加费,仍让不少国际学者和科技精英望而却步。

 

财政部官员已与工作组讨论,如何通过“零费用”和税收调整,吸引顶尖科学家、数学家、IT人才和文化人才落户英国,助力经济增长。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的一年里,英国发放的全球人才签证大增76%,总数达到3,901份。英国政府显然希望趁美国筑起“费用高墙”之际,用更开放、更具吸引力的环境,把那些世界级人才“请进来”。

 

如果您对全球人才签证感兴趣,或是有任何问题,欢迎随时咨询丽莎移民部。

 

 

→假内政部邮件横行,英国雇主成签证诈骗新目标

 

近期,一种精心伪装的网络诈骗正瞄准英国企业主,尤其是那些有资格赞助海外员工的雇主。

 

一些不法分子冒充英国内政部,向企业发送带有“紧急合规问题”或“赞助许可将被暂停”的假邮件。这些邮件中往往附有看似正规却伪造的登录页面链接,一旦雇主输入账号和密码,信息便会被盗取。

 

被窃取的资料在黑市上可卖出高价,不仅能帮助造假者伪造赞助文件,还可能被用于勒索受害企业。更危险的是,骗子甚至能利用这些信息制造虚假的工作机会和签证项目,以每人1.5万至2万英镑的费用欺骗那些渴望赴英工作的申请者。

 

丽莎在这里提醒拥有工签牌照的企业:若想避免落入陷阱,应立即加强邮箱防护、启用多重身份验证,并为员工提供识别钓鱼邮件的培训。如果您遇到所谓的“调查邮件”或是“紧急通知”,请不要因为邮件内容失去判断力,请在第一时间核查邮件来源。如果不确认可以寻找专业技术人员或者移民律师帮您验证。

 

如果您不小心点击了链接,请立即寻找IT专业人士及时为您处理,防止更大规模的信息泄露,减少您的财务损失。同时联系专业律师,评估法律风险并指导后续处理,包括是否需要向客户或监管机构披露情况。如您需要任何帮助,欢迎随时联系丽莎移民部。

 

 

好了,本期的《丽莎移民快讯》就到这里。如果您对于文章内容,或者其他英国法律方面,有任何疑问,都欢迎进一步咨询丽莎律师行。

 

任何英国税务方面的问题,也可以联系咨询丽莎会计行。

 

觉得丽莎的文章不错?请不要吝于点赞和转发!您的支持是丽莎继续前进的动力,我们将尽力为莎粉们提供最新最全的实用信息。

 

丽莎律师行 —— 最具国际化视野的英国华人律师行,专精于商业、房产、移民、家庭和诉讼法。<

丽莎律师行联络邮箱:info@lisaslaw.co.uk

联络电话:020 7928 0276

联络微信号:lisaslaw007

扫一扫,《丽莎知道》微信公众号:

author avatar
Shannon Chan

最近,英国华人圈子里议论最多的一件事就是:五年、十年定居路线会不会迎来“大变动”?

 

有人说,等5年就能拿到身份的,可能要等更久;

有人说,出境天数要更严格了,哪怕多待几天都可能影响申请;

还有人担心,部分签证年限可能直接不算数……

 

这些传言是真是假?如果真的收紧了,会影响到谁?已经在英国多年,眼看就要够资格定居了,会不会突然被“卡”住?

 

现在该怎么做,才能提前做好准备,避免到最后功亏一篑?点击视频,了解清楚!

 

《5年变7年?10年不算?传言满天飞,到底谁最危险?》

 

莎粉们喜欢我们的影片吗?之后,丽莎还会继续以简单平易的方式,和大家科普更多英国法律信息。

 

想要学习更多,记得关注我们!

 

丽莎还要提醒,所有我们制作的视频,都会同步发布在丽莎的官方YouTube平台。如果想要观看更多丽莎视频,可以关注我们(丽莎律师行)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mpxpJNXwSfgy7_z6ljKmg

 

我们也有英文版YouTube(Lisa’s Law Solicitor):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3MHpkVaHm6EsGunDg1xUpQ

 

如果对于视频内容,英国法律的更多方面,还有任何疑问,都可以直接咨询丽莎律师行。

 

丽莎律师行 —— 最具国际化视野的英国华人律师行,专精于商业、房产、移民、家庭和诉讼法。<

丽莎律师行联络邮箱:info@lisaslaw.co.uk

联络电话:020 7928 0276

联络微信号:lisaslaw007

扫一扫,《丽莎知道》微信公众号:

author avatar
Shannon Chan

最近,曼彻斯特塞尔镇一家印度餐厅出了事。那天,有一群人在那里吃饭后突然身体不舒服,总共有13个人受到影响,其中两个人情况挺严重,被救护车送去医院了。

 

当时现场很混乱,警察、消防员和急救人员都赶来了。现在还在调查中,但很多食客怀疑,是餐厅提供的食物出了问题。

 

 

事情是怎么发生的?

 

根据媒体报道,这一家名为Dosa Kingss的南印度风味餐厅位于特塞尔镇诺森登路(Northenden Road)。阿姆丽塔·卡帕迪亚(Amrita Kapadia)是当天到该餐馆的其中一位客人。

 

她回忆,他们一家人为了庆祝传统节日奥南节(Onam),所以在该餐馆安排了三轮用餐,跟着她一起去的还有她年幼的小儿子。

 

当天中午12点40分左右,他们开始吃饭。当时,餐馆里大概坐着40到50名客人。

 

大约十分钟后,阿姆丽塔就发现邻桌开始出现异常反应,有人表示嘴里感到刺痛和辣感。接下来,阿姆丽塔和她桌上一位亲属在尝了一道叫“Aviyal”的什锦蔬菜后,也立刻出现剧烈反应。

 

“刚咬下去就感觉不对,就像在嚼玻璃,疼得要命。舌头、牙龈、脸颊、喉咙全都开始刺痛,像被蜜蜂蜇了一样。”

 

接下来,情况更加严重了,他们被医护人员紧急送往医院。她告诉媒体——所幸,她的小儿子没有吃那道菜,她在发现嘴内有灼伤感后立刻让他停止进食。

 

“我当时惊慌失措,整个人都瘫住了。嘴唇肿胀,呼吸变得困难,我说不出话来。医护人员到现场后,先是给我打了一针肾上腺素,但肿胀依旧没有消退,又补打了一针,他们决定将我送往急诊室做进一步检查。”

 

在医院,阿姆丽塔接受了血液检测,并观察了四个小时后才被允许回家。她表示,症状持续了将近四天才完全缓解。

 

 

事件引发紧急响应,调查仍在进行

 

据说,当时接到报警后,急救人员很快就赶到了现场,总共有11人接受了初步治疗,其中两人因为反应严重被紧急送往医院。

 

现场的情况也被不少人拍下来传到社交媒体上,从照片可以看到,警方、消防队和医护人员封锁了诺森登路。一开始还有人担心是不是煤气泄漏了,不过这个说法后来被排除了。

 

大曼彻斯特警方在事后发出声明说:“我们是在9月6日中午12点40分左右接到报警的,地点是一家位于塞尔诺森登路的餐厅。当时有多人出现身体不适,有些人因为轻微反应接受了治疗,目前调查仍在进行中。”

 

这件事发生后,当地的卫生部门——特拉福德市议会也联系了受影响的顾客,让他们填写一份表格,记录每个人那天吃了什么,以方便进一步调查。

 

目前事件还没有明确结论,不过媒体透露说,这些受到影响的客人都吃了叫那道叫“Aviyal”的什锦蔬菜。

 

据说,那家餐厅在停业两周后已经重新开门营业,还通过网络向食客发了通知。不过,Dosa Kingss餐厅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就这次事件公开发表任何评论,哪怕是那两位顾客住院的事。当时他们停业时,店门上贴的通知也只是简单写了句:“由于不可预见的情况暂停营业。”

 

有本地媒体提到,虽然食品标准局网站显示这家餐厅在今年2月的卫生检查中得了5星评级(即最高等级),但其实他们因该事件又接受了一次检查,新的评级还没有公布。

 

 

丽莎评论

 

从目前公开的信息来看,这起事件很可能是由于食物受到污染,或错误使用某些成分,从而导致集体性的过敏、中毒,甚至可能是化学性灼伤反应。不过,具体原因仍在调查中。由于调查结果尚未公布,丽莎在此不过多评价,我们希望所有受影响的食客能够早日康复。

 

目前来看,虽然没有造成人员生命危险,但这起事件依然属于严重的公共卫生事件。丽莎认为,这件事确实值得所有餐饮经营者引起高度警惕。

 

根据《食品安全法》的规定,餐厅必须提供对顾客安全无害的食物,不能含有可能危害健康的物质,也不得引发食源性疾病。一旦违反,最严重的情况可能会被刑事指控,包括巨额罚款甚至监禁;即使不是故意,也可能因“未采取合理预防措施”而被追责。

 

丽莎建议,餐厅的所有员工都应接受食品安全与卫生培训(如Food Hygiene Level 2 Certificate);同时要严格执行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从原料采购、加工流程到储存温度都要进行规范管理。

 

此外,一定要避免交叉污染。比如某种食材、香料甚至清洁剂被误用(如辣椒精混入了本不该辣的菜),这同样属于操作失误,也可能承担法律责任。

 

我们建议餐厅做到以下几点:所有原料应分区储存;切菜板、刀具应按用途区分使用;厨房应定期记录清洁情况;使用任何化学品前要确保标识清晰,避免误用。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根据《食品信息条例(2014)》规定,餐厅必须明确告知顾客是否含有14种法定过敏原(如坚果、乳制品、芥末、芹菜等),不论是堂食、外卖还是预包装食品。如果误导或未标示这些成分,即便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也属于违法行为。顾客还有权根据《消费者权益法》要求赔偿。

 

因此,丽莎建议餐厅做到:菜单清晰标注过敏原;员工能准确回答顾客关于过敏原的问题;如果使用了预制或外购食材,应保留供应商标签和成分清单。

 

 

那么,如果真的发生了类似严重的健康事故(如多人出现食物中毒),餐厅经营者应该怎么做?

 

根据《RIDDOR 2013》(《伤害、疾病与危险事故报告规定》),餐厅有义务主动向地方卫生部门和HSE(健康与安全执行局)报告相关情况。

 

我们建议餐厅在事故发生后:

 

保留事故记录、顾客投诉信息、处理过程和沟通记录等完整文件;

 

积极配合警方、食品标准局和地方议会的调查工作。

 

如果您在英国经营商铺并遇到任何法律问题,欢迎随时联系丽莎律师行。我们的商法部门可为您提供专业法律建议,协助您妥善应对各种挑战。

 

好的,今天的文章就到这边,如果您对于文章内容,或者其他英国法律方面,有任何疑问,都欢迎进一步咨询丽莎律师行。

 

任何英国税务方面的问题,也可以联系咨询丽莎会计行。

 

觉得丽莎的文章不错?请不要吝于点赞和转发!您的支持是丽莎继续前进的动力,我们将尽力为莎粉们提供最新最全的实用信息。

 

丽莎律师行 —— 最具国际化视野的英国华人律师行,专精于商业、房产、移民、家庭和诉讼法。<

丽莎律师行联络邮箱:info@lisaslaw.co.uk

联络电话:020 7928 0276

联络微信号:lisaslaw007

扫一扫,《丽莎知道》微信公众号:

author avatar
Shannon Chan

在英国西约克郡杜斯伯里,一位商人擅自拆除旧宅并新建了一座巨大的“豪宅”,此举引发了邻居们长达三年的强烈不满和争议——他们称这栋建筑是怪物,它毁了整条街的美观。

 

如今,这名商人被勒令在六个月内将整栋房屋连同地基彻底拆除。

 

 

购房后违反建设?

 

阿米尔·阿扎姆(Amir Azam)是一名销售床垫的企业家——豪华床具品牌Stonehouse The Bed Co的总监。

 

2021年,他以23.5万英镑购买了一套破旧的房子,该房子位于杜斯伯里一条安静郊区街道上。

 

据说,他当时获得了小规模扩建的规划许可。但他没有遵循批准的计划,而是直接将原房彻底拆除,在原址上建起了一座巨大的山墙式建筑。

 

这栋新建豪宅长达16米,与周围低矮的平房和传统住宅相比显得格外突兀。

 

一名开着保时捷的商人推倒了一座简陋的房屋,并用一座巨大的“怪物豪宅”取而代之,他被勒令拆除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座体量巨大的新建筑——以及位于花园里的两座大型附属建筑——均未获得正式规划许可。

 

在被拆除之前,阿扎姆先生的房产看起来和这个安静社区里的其他房产一样

 

多年来,邻居们非常恼火这栋房子,都称它为“怪物豪宅”。

 

一位匿名居民表示:

 

“我们这里都是不起眼的小平房,然后突然冒出来这么一栋巨大的房子,完全不协调。”

 

另外一名邻居也称:“这房子太丑了,毁了整条死胡同。”

 

还有居民批评阿扎姆先生未获许可就大胆动工:

 

“他甚至都没有规划许可就敢盖房子,简直不可思议。”

 

 

豪宅被勒令拆除

 

后来,这起事件很快引起了当地规划部门的注意。虽然尚未对附属建筑启动执法程序,当地政府——柯克利斯市议会(Kirklees Council)已表示正在调查中,且不会偏袒任何一方。

 

这位开着保时捷的商人在主要住所被问及此事时拒绝发表评论

 

2023年,阿扎姆先生申请追溯性规划许可,但市议会予以拒绝,理由是建筑风格与周边环境不符,并对邻居造成了压迫性、遮蔽性和霸道性影响。

 

他随后向国家规划督察局上诉,2024年由督察卡罗琳·斯凯利(Caroline Skelly)首次驳回上诉:

 

“虽然新住宅占地面积与原房相近,但山墙式设计使整体体积显得更庞大,难以与周围朴素的两层住宅融为一体。”

 

到2025年9月,第二次上诉仍被驳回。督察康纳·拉弗蒂(Conor Rafferty)最终裁定:“补救这一规划违规行为的唯一办法是彻底拆除该建筑,包括其地基。”

 

目前,阿扎姆被勒令在六个月内将豪宅完全拆除。然而,当《每日邮报》前往现场时,发现仍有承包商在进行作业,似乎未受拆除命令影响。

 

一位邻居和记者透露:

 

“他肯定很有钱,经常开着保时捷和法拉利来。看得出他不惜代价,但在没有许可的情况下启动这样的大项目,实在是太冒险了。”

 

在《每日邮报》试图联系阿扎姆先生时,他声称自己“尚未得知上诉被驳回”,随后拒绝就此事进一步发表评论。

 

 

丽莎评论

 

根据《1990年城镇与乡村规划法》(Town and Country Planning Act 1990),在英格兰,几乎所有新建住宅项目,包括拆除旧宅重建,都必须获得地方议会的完整规划许可(Full Planning Permission)。虽然部分小型扩建可能适用“许可开发权”(Permitted Development Rights),但前提是其规模、外观及位置需满足特定标准。

 

根据媒体公开资料,阿扎姆原本仅获准进行小幅扩建,却擅自推倒原有建筑并重建,这已远超原许可范围,必须重新申请完整许可。而他在未获批准的情况下开工建设,已构成“规划违法”。

 

现实中,许多人误以为“先建后补”是可行策略,实际上,英国地方议会完全有权拒绝追溯性申请,尤其是在项目对邻里或街区风貌造成明显负面影响的情况下。

 

所以,这起事件也再次为业主们敲响警钟:

  • 开工前一定要确认是否需要规划许可。即使是家用扩建,也可能涉及审批要求。
  • 务必严格遵守原始许可内容。不得擅自更改设计或扩大规模。
  • 不要一直轻信“先建后批”的做法。追溯性申请并不保险,议会完全可以驳回并要求恢复原状。
  • 尊重邻居与社区环境。拒批与拆除多源于邻里投诉和对社区风貌的破坏。
  • 如有异议,应依法上诉。但在上诉裁决前,相关施工可能仍属违法。

 

本期分享就到这里。如果您想了解改建或者建房子的相关法律问题,欢迎随时联系丽莎律师行。我们的房产团队可以为您提供专业建议和实用解决方案。

 

 

好的,今天的文章就到这边,如果您对于文章内容,或者其他英国法律方面,有任何疑问,都欢迎进一步咨询丽莎律师行。

 

任何英国税务方面的问题,也可以联系咨询丽莎会计行。

 

觉得丽莎的文章不错?请不要吝于点赞和转发!您的支持是丽莎继续前进的动力,我们将尽力为莎粉们提供最新最全的实用信息。

 

丽莎律师行 —— 最具国际化视野的英国华人律师行,专精于商业、房产、移民、家庭和诉讼法。<

丽莎律师行联络邮箱:info@lisaslaw.co.uk

联络电话:020 7928 0276

联络微信号:lisaslaw007

扫一扫,《丽莎知道》微信公众号:

author avatar
Shannon Chan

近年来,西方国家开始逐步收紧移民政策,先是逐步取消“投资移民”,也就是说我们常说的“黄金签证”,随后又把触角伸向工作签证、家庭签证、学生签证等领域。

 

相信一直关注“丽莎知道”的您,也能体会到英国移民政策在近两年来逐步收紧的态势,“移民规则变更声明”变得愈发密集,甚至有的政策是当天宣布当天立刻生效,让许多申请人措手不及。

 

就在上周末,美国对H-1B签证(美国工作签证)实施重磅调整(包括新的限制与高达“10万美金”的附加费用),这让许多签证持有人措手不及,立即改签机票返回美国,或是取消自己的出行计划。

 

而在英国,英国改革党(Reform UK)的领袖奈杰尔·法拉奇(Nigel Farage)也抛出重磅“移民政策宣言”,让许多在移民路上的朋友,甚至是已经获得永久居留身份的朋友感到不寒而栗。

 

那么,法拉奇到底说了些什么?这些所谓的“宣言”到底会不会实现呢?

 

 

奈杰尔·法拉奇是谁?

 

对于不了解英国政治的朋友们来说,可能只会对英国首相以及前任首相有所耳闻,比如现任首相基尔·斯塔默。前任里希·苏纳克、利兹·特拉斯、鲍里斯·约翰逊等。他们均来自英国传统两大党派——工党和保守党。

 

而这次“宣言”的主人公并不是他们,而是英国改革党(Reform UK)的领袖奈杰尔·法拉奇(Nigel Farage)。

 

英国改革党的前身是“脱欧党”,法拉奇也是英国脱欧运动的标志性人物。随着脱欧结束之后,“脱欧党”的使命也结束了,但法拉奇没有消沉,而是重返英国政治舞台并领导改革党,借反移民与反建制话术吸引选民注意。

 

最近,改革党在民调中一度上升,对英国的主流党派,也就是上述的工党和保守党带来巨大压力。近期的“庇护酒店抗议”中,改革党可是背后的大玩家。推动,甚至是加速了英国社会“向右转”的进程。

 

法拉奇的“重磅”方案:废除永居,取消福利

 

根据改革党公开稿与媒体报道,核心要点可归纳为:

  • 废除现行的Indefinite Leave to Remain永居制度,改为必须每5年重新申请身份并满足更高标准的可续签签证(从永久持有到5年一续)。
  • 为了能持续保持永居身份,永居持有人需要证明自己能够赚取更高的工资、证明自己英语流利,通过“良好品格测试”,并且没有犯罪记录。
  • 加入“移民监”:任何人被发现领取福利或在国外停留超过90天,将自动失去签证和居留权。
  • 取消非英国公民领取福利的资格,比如Universal Credit、社会住房补贴等。福利只对英国公民开放。
  • 将入籍等待期从目前的拿完永居后1年延长至2年,整体居英获公民资格的时间窗口拉长。
  • 提供针对“创业者/投资者”的若干特例通道,并推出所谓“急缺技能签证”(Acute Skills Shortage Visas),对用工单位提出培训本土工人的配套要求。

 

根据法拉奇的描述,此举可为英国财政节省约2300–2340亿英镑。然而,这个数据立即被英国财相雷切尔·里夫斯(Rachel Reeves)打脸,她表示:建议方案中能够节省的财政数额“没有现实依据”。

 

 

法拉奇为什么要拿出如此提案?

 

在法拉奇看来,英国即将迎来一波永居浪潮。因为自从2021年开始,当时的鲍里斯·约翰逊政府就开始实施宽松政策,让380万人进入英国(请注意,这里指的是合法移民),他将其称之为“鲍里斯浪潮”(Boriswave)。

 

5年的时间过去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些人即将陆陆续续地获得永居。而他认为,这些移民一旦获得永居,就将立即申请福利(通常来说,大多数签证类型是不能在英国申请福利的),成为英国的负担。

 

根据英国工作和养老金部(DWP)公布的数据:2025年7月,就有213,666名永居人士申请Universal Credit(英国的福利制度)。

 

所以,为了不让这些人一拿到永居就申请福利,法拉奇就想要这一招:直接废除永居,想要续身份就得努力工作,并且不能拿福利。

 

用他的话来说:“英国不应该成为世界粮食银行”。

 

法律可行性:为什么大概率无法照单全收?

 

然而,从法律角度看,法拉奇所谓的“宣言”存在多重重大障碍:

 

  1. “宣言”对既有权利的追溯性剥夺易被法院推翻:

 

在英国的法律体系下,针对已授予的行政权利作出追溯性剥夺(如把已获永居撤销并要求重申),很可能触发宏观性的司法审查(judicial review)。丽莎认为:类似的溯及既往变更在程序正义与合法期待等法理上极易被质疑,很难得到实施。

 

  1. 引发与欧盟之间的纠纷:

 

当年英国脱欧后,有针对欧盟人士在英合法居留的相关协议。英国改革党虽表示欧盟“已定居”者或得到豁免,但任何试图通过单方面立法改变其地位都将触及国际法与双边协议问题,且会引发外交与法律纠纷。

 

  1. 人权与家庭生活保护的法律阻碍:

 

移民被驱逐或剥夺居留权,常常会牵扯到《欧洲人权公约》第8条(私人及家庭生活权)的保护。在司法实践中,法庭会在驱逐与家庭权利之间进行审查,这种方式在一些个案上诉中会被法庭阻止。

 

  1. 立法与行政的现实限制:

 

即便某届政府,或某个政党想推进此类改革,从起草到实施需要大量次级立法、行政系统改造、数据核查与庞大的遣返执行力;而议会审查、司法挑战及国际法义务都将拖慢并限制其实施范围。

 

况且,英国改革党还不是英国当前的执政党,在下议院650个席位中仅有5个席位。说实话,以他们的政治资本与实力,是很难推行这一政策的。

 

从法律路径与程序成本看,彻底、快速地“废除永居并立即取消福利”在实践中极难一步到位,或者说是“天方夜谭”。

 

 

那么,工党政府会照搬吗?

 

或许有莎粉想问,尽管英国改革党不在位,那么现在执政的工党是否会照搬这样的政策呢?

 

从政治的角度来看,改革党此类“宣言”是一种“选举信息武器”——通过极端主张吸引媒体聚光与社会焦虑、撬动保守派摇摆选民与反建制选票,从而在短期内扩大政治影响力。

 

而英国的主流政党(包括执政的工党)对类似极端主张反应强烈并予以抨击,表明其难以转化为主流政策。

 

从经济的角度上来看,独断地,大幅度地削减移民数量或取消其福利看起来是给财政“开源节流”了。但实际上,技能型移民(如工签)整体上对英国财政有正面贡献,政府责任预算办公室OBR等诸多机构的分析认为移民对税收、劳动力与公共财政的影响不能简单化,OBR也警告大幅减少移民可能带来长期财政与劳动力短缺成本。

 

换言之,放弃移民可能让某些公共开支短期下降,但也会带来税收减少、增长放缓与用工缺口,进而对公共财政造成损害,甚至严重影响英国的经济发展。

 

丽莎小结:一场雷声大,雨点小的政治秀

 

的确,法拉奇提出的“废除永居、取消福利”口号确实具有极强的传播力与政治效果。会让一些移民感到焦虑、恐慌,甚至是选择离开英国。

 

实际上,法拉奇的论调是想达成“议题置换”——将移民与福利绑定,强化公众对移民负担的感知,促使其他政党被动右倾以抢占选民议题。

 

但与此同时,这种论调也有可能带来“制度反弹”——极端主张一旦被媒体与学界剖析其不可行性、法律风险与经济后果,可能导致理性选民与商界反弹,形成对民粹口号的抵制。

 

因此,丽莎认为:法拉奇的这一“宣言”只是一场“雷声大,雨点小”的政治秀,为了自己的声量和政治资本不断挑起英国人的神经,不过,他的确让英国社会整体右倾,迫使主流党派在移民议题上作出调整或强化边缘政策。

 

但需要强调的是,英国作为一个长久稳定的现代化法制国家,最后的政策仍将被议会、独立财政与移民专家的实证评估、以及司法对权利保护的最终把关。

 

不会粗暴地一刀切、说取消就取消、说延长就延长。如您有任何与移民相关的问题,欢迎随时咨询丽莎移民部。

 

 

好的,今天的文章就到这边,如果您对于文章内容,或者其他英国法律方面,有任何疑问,都欢迎进一步咨询丽莎律师行。

 

任何英国税务方面的问题,也可以联系咨询丽莎会计行。

 

觉得丽莎的文章不错?请不要吝于点赞和转发!您的支持是丽莎继续前进的动力,我们将尽力为莎粉们提供最新最全的实用信息。

 

丽莎律师行 —— 最具国际化视野的英国华人律师行,专精于商业、房产、移民、家庭和诉讼法。<

丽莎律师行联络邮箱:info@lisaslaw.co.uk

联络电话:020 7928 0276

联络微信号:lisaslaw007

扫一扫,《丽莎知道》微信公众号:

author avatar
Shannon Chan

英国法院曾处理了一起备受国际关注的离婚案:Potanina v Potanin。这起案子说的就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即使你已经在自己国家离婚、法院也分了财产,在某些情况下,你还是可以来英国再申请“重新分配”。

 

这对很多跨国婚姻当事人(特别是那些认为自己的财产分配不够公平的当事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希望窗口”。

 

 

故事背景

 

娜塔莉娅·波塔尼娜(Natalia Potanina)与前夫弗拉基米尔·波塔宁(Vladimir Potanin)曾是俄罗斯超级富豪圈中广为人知的夫妇。波塔宁是俄罗斯最富有的人之一,其资产通过复杂的公司与信托结构持有。

 

两人婚姻持续逾30年,最终于2014年在俄罗斯正式离婚。

 

但问题在于财产分配:娜塔莉亚几乎未获得任何实质性资产,30年的婚姻仅分得不到1%的财产。

 

你没看错——尽管她的丈夫实际控制着大量财富(据称有高达60亿美元的资产被排除在分配之外),娜塔莉亚几乎分文未得。这是因为俄罗斯法律只承认“登记在名下”的财产,诸如公司股份和信托资产或其他没有登记在女方名下的都不计入分配范围。

 

I’m hoping for justice’: former wife of Russian oligarch fights for £5bn |  Russia | The Guardian

 

离婚后,她并未就此放弃。她通过英国投资签证进入英国,在伦敦购置房产,自2016年起在英格兰建立了惯常居所。

 

2019年,她依据《1984年婚姻与家庭诉讼法》第三部分,向英国法院申请许可,希望在英格兰重新寻求财产救济(即重新分配财产)。

 

Sanctioned Russian oligarch wins appeal against ex-wife in ruling that may  deter ‘divorce tourists’

 

这是英国法律提供的一种“补救机制”:当配偶在外国离婚但获得的财产分配严重不合理时,只要与英国存在“真实联系”,英国法院可重新审理相关财务问题。

 

 

英国法院怎么看?

 

初审法官最初批准了她的许可请求,但在后续听证中撤销了该决定,并驳回了她的续申请。他认为她与英格兰的联系“最近且有限”,称其为“离婚旅游”,并认定俄罗斯是更合适的审理地。

 

随后,她提起上诉。

 

由Cobb、Moylan和Falk大法官组成的上诉法院合议庭持不同意见。他们允许其上诉并亲自授予许可,指出了以下几个要点:

  • 第13条的门槛测试:所谓“合理理由(Substantial Ground)”意味着有
  • 坚实依据且具备成功的现实可能性,并不要求证明实际权利。许可阶段不应裁决争议事实。
  • 与英格兰的联系:法律不要求“重大联系”,只需真实联系(Genuine  Connection)。波塔尼娜持有投资签证、伦敦房产,以及自2016年起的惯常居住地,均足以证明这一点。

 

困境与不公:虽然不是正式的前提条件,但仍极具说服力。她在俄罗斯获得的财产与丈夫实际保有资产之间的巨大差距,展现了明显的不公。

 

欧盟规则下的司法管辖权:在她提出申请时,《欧盟赡养费条例》(EU      Maintenance Regulation)仍适用。因其惯常居住地为英格兰,法院拥有管辖权,不能以“更合适的法院”为由驳回其基于需求的请求。

 

法院还批评初审法官将许可听证变成了审判过程,低估了她与英格兰的联系,且过度强调她与俄罗斯的联系。

 

 

丽莎评论

 

对我们很多有跨境婚姻背景的人来说,这个案子的意义真的不小。虽然这个案子目前还在审理阶段,英国法院到目前为止只是允许她在这边正式进入诉讼流程,还没有判定她最终能分得多少资产——但这本身就已经给了很多人希望。

 

它不仅在法律圈掀起了不小的波澜,更重要的是,它释放了一个明确的信号:

  • 对像娜塔莉亚这样的申请人来说,英国的法律确实提供了一个“后门”或者说“最后的保障”。如果你在其他国家离婚了,但财产分配极不合理,只要你能和英格兰建立起真实的联系——比如你在这儿有房、有签证、长时间居住过——那么你是有机会向英国法院申请重新分配财产的。
  • 对被申请人(也就是对方配偶)来说,光是说“你是来这里搞离婚旅游的”已经不够用了。你得拿出更明确、有力的证据来证明法院不应该管这个事,否则很有可能法院还是会接受申请。
  • 对所有正在经历或考虑跨国婚姻的人来说,这更像是一种提醒:不是所有国家的离婚法律都能保证公平,尤其是当财产结构复杂、法律系统不透明时。如果你在原籍国受到不公,英格兰可能是一个可以“翻盘”的地方。
  • 简单来说,这个判决表明:只要你和英格兰之间有真实联系,哪怕你早就离婚了,也可能在这儿重新争取本该属于你的那一部分。

 

 

如果您正在或者打算在英国离婚,有任何法律问题都可进一步咨询丽莎律师行,我们的家庭法律师会给予您专业的建议,协助您办理复杂的离婚事件。

 

觉得丽莎的文章不错?请不要吝于点赞和转发!您的支持是丽莎继续前进的动力,我们将尽力为莎粉们提供最新最全的实用信息。

 

丽莎律师行 —— 最具国际化视野的英国华人律师行,专精于商业、房产、移民、家庭和诉讼法。<

丽莎律师行联络邮箱:info@lisaslaw.co.uk

联络电话:020 7928 0276

联络微信号:lisaslaw007

扫一扫,《丽莎知道》微信公众号:

author avatar
Shannon Chan

各位莎粉周五好,欢迎点击《丽莎商法快讯》,本周需要重点关注的英国商业、商法信息有:

  • 英国物价涨不停,央行利率按兵不动
  • 英美“科技繁荣协议”:英国要靠AI翻身了?
  • 《租客权利法案》即将出台?房东紧张,开始卖房?
  • 新《就业权利法案》来袭:雇主如何应对用工新挑战
  • 秋季预算在即:薪酬“牺牲计划”税收优惠或将取消
  • 京东收购Argos传闻终结:Sainsbury’s坚持自身战略

 

 

→英国物价涨不停,央行利率按兵不动

 

本周,英国国家统计局(ONS)发布了英国8月份的通胀数据——整体通胀率依然停留在3.8%,和7月份一样,没有下降。

 

而其中,最大的涨幅来自于食品类别。这也意味着食品价格通胀连续第五个月上涨,成本涨幅达到去年年初以来的最快水平。

 

尽管食品成本上涨,但机票等其他领域的价格涨幅却有所放缓,这也促使英国整体通胀率为3.8%,与7月份持平。对比一下,法国8月份的通胀率只有0.8%,德国维持在2.1%。

 

究其原因,英国通胀维持在高水平的背后并不只是天气原因或原材料上涨,而是政府政策带来的。经济学家指出:英国政府提高最低工资和雇主国民保险缴费(NIC),让企业不得不把更高的成本转嫁到商品价格上,结果物价涨得比工资还快。

 

从官方数据来看,英国的食品价格涨幅已经超过了平均工资增长(4.7%)。换句话说,工资上涨的部分根本追不平物价上涨的速度。

 

让不少人更加焦虑的是,英格兰央行本周举行的货币政策会议上,决定继续将基础利率维持在4%。央行认为英国当前并没有走出“通胀困境”,贸然降息可能会再次推高物价,所以只能暂时“按兵不动”

 

这意味着,房贷族的还款压力不会减轻,普通家庭的生活成本依旧居高不下。眼下距离11月底的预算案只剩下两个月,大家都在等政府会不会拿出新对策。但在那之前,英国人可能还得继续咬牙过日子。

 

→英美“科技繁荣协议”:英国要靠AI翻身了?

 

本周,美国总统特朗普第二次国事访问英国,受到了英国政府和王室的热情接待。除此之外,两国在很多问题上都达成共识,并且谋求进一步的伙伴关系。特朗普直言:“英美永远是朋友”。

 

当然,特朗普并不是空手而来。很多莎粉也应该注意到了,英美之间签署了一份重磅协议:一份价值超过310亿英镑的“科技繁荣协议”。其中,仅微软一家的投资额就超过300亿美元,这是其在美国本土外的最大一笔投资。

 

除此之外,英伟达、谷歌、OpenAI等美国科技巨头也都把目光转向英国。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豪言“英国将成为AI超级大国”。谷歌也将在未来两年投入50亿英镑,英国政府更宣布在东北部设立“AI增长区”,预计能创造5,000个高薪岗位。

 

这可能是英国近些年来最重磅的投资协议之一。因为它不只是涉及数据中心、超级计算机和AI研究,还意味着未来几年英国的就业、能源、经济增长都会被彻底改变。

 

 

→《租客权利法案》即将出台,房东紧张,开始卖房?

 

英国的住房市场即将迎来一次重大变化。《租客权利法案》预计今年内正式成为法律,它将彻底改变私人租房的规则。最引人关注的,就是废除第21条“无过错驱逐”。

 

以往,房东可以不需要理由就要求租客搬走,如今这一条款将被取消,对于房东来说可能不是好事,但对租客的居住安全感大大提升。

 

根据新法案,新租客将享有12个月的“保护期”,在此期间即便房东想收回房子自住或出售,也不得驱逐。即使超过一年,房东也必须提前4个月告知(目前为2个月),并提供合理理由,比如租客违法或严重违约。同时,租客还将获得更多权利,包括挑战不合理的租金上涨、要求合理养宠物,以及免受因领取福利或有孩子而遭到的歧视。

 

政府表示,这项改革是为了“让住房市场更公平”,让租客不再生活在随时被赶走的恐惧中。对于租客来说,这的确能够保障更多权益。

 

不过,部分房东担心法律会让他们的风险增加,从而选择退出市场,可能导致租房供应趋紧。

 

无论如何,这部法案将成为英国租房制度的一次“大改造”,它真正能否实现“让租房更安心”,还需要时间来检验。如果您在出租房屋方面遇到任何法律问题,欢迎随时联系丽莎律师行。

 

→新《就业权利法案》来袭:雇主如何应对用工新挑战

 

英国工党上台后,其中一大目标就是改革《就业权利法案》,这将会给当前的用工方式带来冲击。

 

各行各业雇主需关注以下关键变化:

 

固定工时要求:雇主必须为员工和临时工提供与实际工作时长相符的固定工时,增加人力成本并需更精细地排班管理。

 

解雇申诉调整:员工不再需满两年工龄即可提出“不公平解雇”申诉,申诉时限延长,即使在试用期,处理绩效或解雇问题也需更谨慎。

 

工会权利加强:简化工会认可程序、缩短罢工通知期,可能导致更频繁的集体谈判或停工风险。

 

行政负担增加:固定工时、试用期管理和工会活动等变化,将提高企业在用工管理上的行政和资源成本。

 

上述改变对于不同的行业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比如对“零时工”有需求的企业来说,如何精细化排班管理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因此,丽莎建议各行各业的雇主都需要提前行动:重新审查用工合同,优化人事管理流程,并更新与工会的沟通策略。只有未雨绸缪,企业才能在新规实施后保持稳定运作,减少风险。如您有任何问题,欢迎随时联系丽莎商法部。

 

 

→秋季预算在即:薪酬“牺牲计划”税收优惠或将取消

 

英国政府计划在11月底发布今年的秋季预算,根据目前的消息,英国财相可能盯上了养老金薪酬“牺牲计划”(salary-sacrifice)。根据调查,约九成中型企业高管认为政府将取消这一计划下的国民保险(NI)税收减免。

 

目前,员工通过薪酬牺牲安排,将部分工资直接用于养老金缴纳,既可减免收入税,也可免除雇主和员工双方的NI税收。在英国的私人企业中,约有三成企业采用这一方案。

 

其实,英国政府早就认为提供薪酬牺牲计划的企业与未提供的企业在税负上存在差异。虽然官方尚未确认具体政策,但调查显示,大部分企业对取消税收优惠持负面态度,并已开始评估潜在影响。

 

若税收减免真的取消,企业和员工都将面临更高税负,养老金储蓄成本上升。这意味着,正在使用薪酬牺牲计划的员工可能需要重新考虑退休储蓄策略,而企业也需要调整福利和薪酬结构以应对潜在冲击。

 

→京东收购Argos传闻终结:Sainsbury’s坚持自身战略

 

此前有传闻称,来自中国零售巨头京东可能收购英国零售商Argos,这一消息让许多人认为京东正在大举进入英国市场。要知道,京东在今年已经在英国启动了线上购物平台。

 

然而,根据最新消息Argos的母公司Sainsbury’s近日宣布,双方谈判已正式终止。Sainsbury’s表示,京东提出的修改条款不符合公司及股东利益,因此放弃交易。

 

Sainsbury’s在2016年以14亿英镑收购Argos,当时的目的是增强其与亚马逊等在线零售商的竞争力。收购后,许多独立Argos门店关闭,转入Sainsbury’s超市内,让顾客顺便取货购物。但是,Argos目前的经营并不乐观,估值已经大幅缩水。

 

京东虽然在中国零售市场拥有强大实力,但此次收购方案在条件上与Sainsbury’s的战略目标存在冲突,最终导致交易无法达成。

 

 

好的,本周的《丽莎商法快讯》就先说到这里。如果您对于文章内容,或英国公司法、英国跨境电商方面的问题,或者其他英国法律方面有任何疑问,都可以进一步咨询丽莎律师行。

 

任何英国税务方面的问题,也欢迎联系咨询丽莎会计行。

 

觉得丽莎的文章不错?请不要吝于点赞和转发!您的支持是丽莎继续前进的动力,我们将尽力为莎粉们提供最新最全的实用信息。

 

丽莎律师行 —— 最具国际化视野的英国华人律师行,专精于商业、房产、移民、家庭和诉讼法。<

丽莎律师行联络邮箱:info@lisaslaw.co.uk

联络电话:020 7928 0276

联络微信号:lisaslaw007

扫一扫,《丽莎知道》微信公众号:

author avatar
Shannon Chan

丽莎团队快讯!

 

丽莎律师行(www.lisaslaw.co.uk)迎来新成员,在莎粉们持续关注和支持下,新增1名法律助理(Legal Assistant)。

 

 

Vincent 蔡卓弘 法律助理(Legal Assistant)

 

Vincent在SOAS University of London完成法学学士学位。加入丽莎之前,他先后在伦敦和香港多家律所实习,涉猎公司法、财产法、知识产权法领域,并通过短期见习深化法律洞察力。

 

除专业追求外,Vincent热衷体育健身。自幼参与篮球、橄榄球及足球等团队运动的他,至今仍通过健身房锻炼、跑步及团体运动保持活力,视此为放松身心、维持平衡的最佳方式。

 

Vincent对艺术、时尚与音乐同样充满热忱。自2022年起他已观赏逾十场现场音乐会,例如Nas and Kendrick Lamar等的演出。他曾随Moncler品牌出席伦敦时装周活动,热衷参观博物馆,童年时期还担任过模特,这些经历彰显了他与时尚创意领域的深厚渊源。

 

Vincent精通多国语言,能流利使用英语、粤语及普通话,并因家族源自福建的背景,亦能说闽南语。

 

在未来的日子里,丽莎律师行(www.lisaslaw.co.uk)将会继续秉持著高度的热忱、耐心和诚信,为莎粉和客户们提供最专业和细致的服务。

 

同时,丽莎也希望通过《丽莎知道》(UK-LISA)平台,向一直以来给予我们无尽支持的您们,表达由衷的感激。

 

正因有你们,丽莎团队才能一直强大,收纳更多人才,为莎粉们提供更高质量和多元化的服务!

 

丽莎律师行 —— 最具国际化视野的英国华人律师行,专精于商业、房产、移民、家庭和诉讼法。<

丽莎律师行联络邮箱:info@lisaslaw.co.uk

联络电话:020 7928 0276

联络微信号:lisaslaw007

扫一扫,《丽莎知道》微信公众号:

author avatar
Shannon Chan

在英国买房,大家最怕遇到的就是“买了才发现问题”。于是,很多人都会被推荐去请测量师去做一份房屋结构调查报告。

 

可问题来了:

🔹 这份报告真的有必要吗?

🔹 哪些类型的房子必须做?哪些情况又可以省略?

🔹 报告里到底会写些什么,是不是能揭开隐藏的“致命问题”?

🔹 有人说,这份报告甚至能帮买家在谈价时“杀价成功”,真的有这么神奇?

🔹 如果是全新的新建房,真的就可以完全放心,不用做了吗?

 

有人觉得这是买房过程中最值得投资的一步,能帮自己省下几万镑;也有人说花了钱却没看到价值,完全就是多此一举。

 

真相究竟如何?我们在这期视频里,将带你一起拆解房屋调查报告背后的秘密,让你在买房时不再迷茫。

 

《英国买房|房屋调查报告你必须知道的秘密?》

 

莎粉们喜欢我们的影片吗?之后,丽莎还会继续以简单平易的方式,和大家科普更多英国法律信息。

 

想要学习更多,记得关注我们!

 

丽莎还要提醒,所有我们制作的视频,都会同步发布在丽莎的官方YouTube平台。如果想要观看更多丽莎视频,可以关注我们(丽莎律师行)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mpxpJNXwSfgy7_z6ljKmg

 

我们也有英文版YouTube(Lisa’s Law Solicitor):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3MHpkVaHm6EsGunDg1xUpQ

 

 

如果对于视频内容,英国法律的更多方面,还有任何疑问,都可以直接咨询丽莎律师行。

 

丽莎律师行 —— 最具国际化视野的英国华人律师行,专精于商业、房产、移民、家庭和诉讼法。<

丽莎律师行联络邮箱:info@lisaslaw.co.uk

联络电话:020 7928 0276

联络微信号:lisaslaw007

扫一扫,《丽莎知道》微信公众号:

author avatar
Shannon Chan

在全球化的浪潮下,招揽全球各地的人才几乎成了每个发达国家的“刚需”。

 

硅谷之所以能成为世界科技世界,除了美国本土的政策环境外,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那些从世界各地漂洋过海的工程师、科学家和创业者,他们怀揣着“美国梦”,来到异国他乡来实现自己的梦想。

 

对美国这样的科技强国来说,引进海外劳动力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可问题是,这种“全球化招聘”一旦操作不当,很容易让本地人“被边缘化”。

 

最近,马斯克的特斯拉就摊上了这么一桩麻烦,曾经是美国新移民的他,现在惹上了移民官司!

 

 

“只要外国工,不要美国人”?

 

2025年9月,一则新闻把美国电动车企业特斯拉推向风口浪尖,这家公司被告上法庭。然而,并不是因为专利问题,也不是因为与供应商的纠纷,而是因为移民问题。

 

案件的原告是两位美国人:一位是软件工程师Scott Taub,另一位是人力资源专家Sofia Brander。他们说,自己投了特斯拉的工作,却被冷冰冰拒绝。原因不是不够优秀,而是因为他们“不需要工作签证”。

 

换句话说,他们是美国公民,在美国工作不需要签证。

 

这可能让很多人感到不解,公司招聘本国劳动力,不用花精力办签证,省去不少费用,这不是好事吗?

 

软件工程师Taub甚至遇到过这样的场面:招聘人员直接告诉他,这个岗位写明了“只限H-1B(美国工作签证)申请”。而Brander更郁闷,她以前还做过特斯拉的合同工,但真正想进公司正式工作的时候,却连面试机会都不给。

 

但诉讼里列出的数据更让人咋舌:2024年,特斯拉一边雇了大约1,355名持H-1B签证的外国劳工,另一边在美国本土裁掉了超过6,000人,其中大多数是美国公民。

 

招移民,裁本地人,这组合拳打得让人怀疑:马斯克是不是“嫌弃”美国人?

 

 

马斯克的“移民情结”?

 

其实,马斯克自己就是个“过来人”。他出生在南非,后来拿H-1B签证来到美国。

 

靠着这张签证,他才有机会留在美国,后来在硅谷创业,最后才有了SpaceX、特斯拉这些响当当的科技公司。

 

难道,马斯克就偏爱和自己“相似的人”?走过美国的移民之路,和他一样充满创业热情的人才行?

 

从马斯克的角度来说,他当然觉得“外国劳工”是美国科技行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站在本地人的角度,这种论调就显得刺耳:难道我们这些土生土长的美国人,就不值得一份好工作了吗?

 

科技公司为什么更偏爱海外劳动力?

 

其实,特斯拉专招海外人才这事在整个科技圈属于是“公开秘密”。很多公司都偏爱招外国工人,原因一点都不神秘:

 

1.工资更便宜

 

持有H-1B(美国工作签证)工人通常比本地员工拿得少。不是他们技术差,而是签证身份绑在公司身上,他们没什么谈判空间。对企业来说,这是实打实地省钱。

 

2.更稳定,不乱跳槽

 

外国工人的签证和工作挂钩,要是辞职就可能面临被遣返。他们自然不敢轻易跳槽。相较之下,美国本地员工说走就走,还敢要求加薪。

 

3.更拼命,更好管

 

很多外国工人抱着“改变命运”的决心来美国,工作态度往往更拼。加班、熬夜、任劳任怨。再加上外国工人没什么本地关系网,不太可能组织工会或者闹罢工,公司管理起来省心。

 

4.补上本地缺口

 

在AI算法、芯片设计这些细分领域,美国本地确实缺人。公司没办法,只能大量招海外人才。

 

5.顺带多样化

 

科技公司喜欢讲“全球化”,尤其是在美国的一些“较为左派的州”,多元化这种“政治正确”是非常必要的。有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种族的员工,不仅能补充人手,还能帮公司拓展国际市场,迎合政治正确。

 

说白了,对于一些“科技大厂”来说,招外国工人就是一笔“划算买卖”。只是这种算计,一旦碰到“裁掉本地人,招外国人”的敏感场景,就会变成舆论和法律雷区。

 

 

这事在法律上咋说?

 

丽莎发现,原告的律师在诉状里用了一个很重的词:“工资盗窃(wage theft)”。他们认为,特斯拉故意用海外低薪工人替代美国人,构成了对本地劳工的不公平对待。

 

在美国,明确禁止基于国籍、移民身份的歧视。企业当然可以全球招人,但要真出现“只限H-1B”的招聘广告,那就是明晃晃的歧视。

 

不过,法律上的难点在于:怎么证明特斯拉是“系统性”偏向外国工人?

 

特斯拉完全可以说:裁员是因为业绩不好,不针对美国人。

 

招H-1B是因为缺少特定技能的人才,不是为了省钱。

 

要拿到胜诉,原告可能需要挖出特斯拉内部的招聘数据、人力资源记录,才能说服法官。否则,很容易被对方一句“这是市场行为”驳回。

 

所以说,想要打赢这场官司其实是很难的。

 

放眼英国,类似的情况是否常有发生?

 

我们视角转向英国,其实也有不少类似争议,尤其是在技术工签工资门槛尚未上涨之前,不少雇主都喜爱海外劳动力。原因在这里丽莎就不赘述了,和上文中美国雇主的情况大同小异。

 

丽莎在这里给大家举几个例子:

 

NHS和护理机构的海外医生和护士: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长期依赖海外医护。尤其是在新冠大流行之后,本地医护工作者大量辞职,他们无法接受新冠带来的巨大工作压力。而在那时,NHS和一些医疗护理机构只能靠海外劳动力市场,不仅用工成本更低,而且海外劳动力往往都是任劳任怨的。这种情况让很多本地医学生找工作越来越难。

 

IT行业的印度劳工:很多在英国的IT公司,更加偏爱来自印度的移民。他们不仅英语好,IT技能靠谱,而且工资低,稳定性高。这也让不少英国本地IT求职者觉得被排挤。

 

农业和建筑业的移民劳工:在脱欧之前,英国需要大量来自欧洲的劳动力,由于当时还保留着“自由流动”,很多欧洲人仅仅在农场旺季和建筑工地用人热的时候才来到英国,干几个月就回到欧洲老家休息。而在脱欧之后,农场和建筑行业一度出现“没人干活”的窘境。这也说明英国本地人并不愿意做那些低薪高强度的工作,雇主只能寻找海外劳动力替代。

 

尽管英国暂时没出现像特斯拉这样的大规模诉讼,但移民劳动力和本地人之间的矛盾,已经悄悄存在。从近期的“反移民游行”就可以发现,英国本地人,尤其是一些较为传统和保守的“右派”,往往对移民更不友好,他们也喊出“移民抢走了英国人工作”的口号。

 

 

作为雇主,应该怎么办?

 

在英国,企业想要全球化发展,离不开外国员工;但要是只顾着眼前省钱,把本地员工往外推,那可能是在给自己挖坑。如果想要避免特斯拉那样的官司,雇主们不妨记住以下几点:

 

1.招聘要透明

 

别写“只限工作签证”或“某某国籍”这种话。招聘条件就老老实实写技能、经验,避免给人留下歧视印象。

 

2.同工同酬

 

不管是本地人还是外国人,同样的岗位就该有差不多的待遇。差距太大,很容易引来麻烦。要做到一碗水端平。

 

3.留点空间给本地人

 

哪怕外国人才再香,也要平衡一下比例,给本地人提供成长通道。否则员工士气迟早出问题。

 

4.数据留痕,合规审查

 

裁员、招聘的过程要留档,能解释清楚“为什么裁这个人,不裁那个人”。要是上了法庭,这些就是护身符。

 

5.加强沟通

 

别等员工炸了锅才出来灭火。平时就该和工会、员工沟通,避免小问题发酵成大丑闻。

 

其实,马斯克的特斯拉所面临的“移民官司”,不只是一个公司的麻烦,而是整个全球化用工模式的缩影。企业想要省钱,本地人想要饭碗,外国劳工想要机会——这像是一个“不可能三角”,很难达成彼此的平衡。

 

不过,对于企业来说,在这一问题上如何处理,一定要合法合规。不仅要考虑劳工法,也要考虑到移民法规,在法律上不出错,才能避免问题。如您有任何疑问,或是需要任何帮助,欢迎随时咨询丽莎律师行。我们的移民部、商业部能为您的招聘计划提供最完整的法律建议。

 

好的,今天的文章就到这边,如果您对于文章内容,或者其他英国法律方面,有任何疑问,都欢迎进一步咨询丽莎律师行。

 

任何英国税务方面的问题,也可以联系咨询丽莎会计行。

 

觉得丽莎的文章不错?请不要吝于点赞和转发!您的支持是丽莎继续前进的动力,我们将尽力为莎粉们提供最新最全的实用信息。

 

丽莎律师行 —— 最具国际化视野的英国华人律师行,专精于商业、房产、移民、家庭和诉讼法。<

丽莎律师行联络邮箱:info@lisaslaw.co.uk

联络电话:020 7928 0276

联络微信号:lisaslaw007

扫一扫,《丽莎知道》微信公众号:

author avatar
Shannon Chan

丽莎律师行定期发布实用文章,欢迎关注我们,第一时间获取最新法律资讯!

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欢迎直接联络我们,提出任何法律咨询。

订阅我们的电子报

Subscribe Newsletter Blog Sidebar Chinese

这个字段是用于验证目的,应该保持不变。
Untitled(Required)

欢迎咨询我们,并了解我们如何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