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London Road,
London, SE1 6JZ
020 7928 0276
info@lisaslaw.co.uk

新闻与见解

有时候,邻里关系真的挺难搞。您要是态度坏一些,搞不好引来不好的争论。但是,有时候您出于好意想帮个忙,结果却发现,善良最后换来的,是一肚子无奈。

 

在伦敦,有一家人就是这样——原本只是好心借出花园一角,让隔壁开发商搭个脚手架,结果一借就是三年。花园变成了工地,生活也被严重打扰。法院已经判他们胜诉,开发商应赔偿5万英镑,可到现在,他们一分钱都没拿到。

 

 

怎么回事?

 

阿迪·巴尔加瓦(Adi Bhargava)和苏甘达·拉纳(Sugandha Rana)夫妻俩住在伦敦伊灵区,他们在那里有一套房子,一家三口在那里生活。

 

2022年3月,一位叫纳曼·帕塔克(Naman Pathak)的开发商上门,说他代表一家公司(Fifty One The Mall Ltd),想借用他们家的花园一段时间,好搭建脚手架,修建隔壁地块的新楼。

 

这位开发商和他们承诺:“只需要用一年,绝不会影响你们太久。”

 

这对夫妇的花园以前背靠着一栋两层楼的建筑(如图)

 

看他态度挺好,说得也诚恳,夫妻俩同意了。

 

本来说好最多用12个月。但一年过去了,脚手架还在,施工也没完。阿迪开始打电话、发邮件问情况,但对方根本不回复。

 

更糟的是,这段时间里,脚手架上的螺丝、石膏、工具等建筑垃圾,经常掉进花园。他们当时的女儿还只是个婴儿,根本没法安全地在花园玩耍。

 

有一次,他们花园与第二处房产之间的墙被推倒了,从主干道上完全可以进入

 

有一次,隔开他们花园和施工地的一面墙还被推倒,路人甚至可以直接从主干道走进他们家花园。他们还看到老鼠进来,家里彻底没了安全感。

 

这对夫妇告诉《每日邮报》,他们在花园里多次发现建筑垃圾,包括螺丝和烟头

 

阿迪说:“整个花园乱七八糟,到处是螺丝、水泥块、烟头。墙没了,老鼠都跑进来了。”

 

 

两年、三年过去,开发商还是不理

 

时间一天天过去,眼看两年都过去了,对方依旧没有拆除脚手架,甚至不再回复任何联系。

 

夫妻俩别无选择,只能走法律程序,把开发商告上了法庭。

 

法院最终裁定,开发商要在2025年2月17日之前把脚手架拆除,并赔偿他们共计5万英镑(其中3.2万为赔偿,1.8万为费用)。

 

但到现在,夫妻俩表示,他们一分钱都没拿到。确实有一小块脚手架被拆掉了,但大部分还挂在空中,修复工作也完全没有动静。花园依然不能用,孩子也还是不能在家门口安心玩耍。

 

开发商名下公司开始“跑路”,法院下令清盘

 

后来才发现,这位帕塔克先生不仅在这家公司当董事,还曾在至少60家公司担任过类似职务。目前,他的公司正在接受法院清盘程序。公司欠下1220万英镑的债务,其中910万是贷款,另外还有310万是欠他本人或其合伙人的公司。

 

此外,就在法院审理这起案件前的5天,帕塔克辞去了公司董事职位。最终庭审当天,他本人和他的律师都没有出庭。

 

阿迪说:“最开始的施工就是一场噩梦,后来为了维权打官司,又是另一场噩梦。”

 

如今,楼没建完,脚手架还在,开发商跑了,法院判决也没有执行。

 

“我已经不指望能拿回这5万英镑了。”

 

哎,值得一提的是,纳曼·帕塔克并非无名之辈。他是阿图尔·帕塔克(Atul Pathak OBE)的儿子——这位老帕塔克曾是英国最大的麦当劳特许经营商之一,经营过43家分店。

 

虽然他在2022年卖掉了麦当劳的业务,但现在依然掌控着Ben & Jerry’s、German Doner Kebab 和 Itsu 等品牌的特许经营权。

 

目前,英国媒体《每日邮报》已就此事联系纳曼·帕塔克,目前还没有回复。

 

 

丽莎评论

 

丽莎非常同情这对夫妻的遭遇。虽然他们赢得了官司,但问题在于,对方的公司根本不履行判决,也没有赔偿他们任何费用。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可以尝试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令,让执行人员上门清查资产,甚至扣押或拍卖公司的财产来抵债。不过现实中也存在很大难度——因为这家公司已经进入清盘程序,可能已经没有什么可供执行的资产了。

 

既然公司已经在清盘,他们可以作为债权人提交申报,争取在清算时分配到一部分赔偿。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家公司欠下的总债务高达1220万英镑,他们作为普通小额债权人,很可能最终拿不回多少钱,甚至什么都拿不到。

 

从法律角度讲,公司是独立法人,董事个人通常不需要为公司债务负责。但如果能证明董事存在欺诈行为,比如虚假承诺、恶意转移资产,或者明显滥用公司结构来逃避责任,那是有可能向法院申请“揭开公司面纱”,追究他个人责任的。不过,这类案件取证难度高、法律成本也大,通常需要有经验的律师团队配合。

 

至于花园上方还悬着的脚手架,他们也许可以考虑申请法院的强制性禁令,要求对方在限定时间内拆除。要是对方继续无视,那就属于蔑视法庭,是可以被罚款甚至判刑的。

 

这件事也提醒我们:无论对方看起来多么友善或讲理,只要牵涉到产权、施工或使用你家的空间,都一定要签正式的书面协议。协议里要明确写清楚使用期限、赔偿责任、违约后怎么处理,以及完工后必须拆除和修复的义务。最好找专业律师来把关,哪怕是短期使用,也别掉以轻心。

 

另外,完全可以要求开发商提供担保,比如施工保证金,或者第三方的担保保险,这样一旦出现纠纷,至少有兜底。

 

过程中,大家还要记得定期用书面沟通,所有内容都要留痕,包括拍照、发邮件、保存聊天记录,这些证据在维权时可能至关重要。

 

最重要的一点是:别轻易允许别人“临时借用”你家的空间,哪怕只是一块花园。你以为是一年,其实可能是三年甚至更久,代价远比想象的大得多。

 

如果您遇到类似问题,欢迎随时联系丽莎律师行。我们的诉讼团队可为您提供专业法律建议,协助您妥善应对各种挑战。

 

 

好的,今天的文章就到这边,如果您对于文章内容,或者其他英国法律方面,有任何疑问,都欢迎进一步咨询丽莎律师行。

 

任何英国税务方面的问题,也可以联系咨询丽莎会计行。

 

觉得丽莎的文章不错?请不要吝于点赞和转发!您的支持是丽莎继续前进的动力,我们将尽力为莎粉们提供最新最全的实用信息。

 

丽莎律师行 —— 最具国际化视野的英国华人律师行,专精于商业、房产、移民、家庭和诉讼法。<

丽莎律师行联络邮箱:info@lisaslaw.co.uk

联络电话:020 7928 0276

联络微信号:lisaslaw007

扫一扫,《丽莎知道》微信公众号:

author avatar
Shannon Chan

被逮捕后,谁能保你出来?警方一句话,还是法官点头?

 

在英国,被逮捕后是不是一定要坐牢?有人几个小时就能出来,有人却要一直被关着,直到开庭。为什么差别这么大?

 

警方一句话就能决定?还是必须交一大笔钱?

 

所谓的“保释条件”,真的像传说中那样简单吗?

 

如果被拒绝,还有没有机会再申请?

 

这些你可能以为理所当然的事,背后其实暗藏玄机。想知道真相?点击视频,别错过!

 

《英国“保释”的真相?不是有钱就能出来!》

 

莎粉们喜欢我们的影片吗?之后,丽莎还会继续以简单平易的方式,和大家科普更多英国法律信息。

 

想要学习更多,记得关注我们!

 

丽莎还要提醒,所有我们制作的视频,都会同步发布在丽莎的官方YouTube平台。如果想要观看更多丽莎视频,可以关注我们(丽莎律师行)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mpxpJNXwSfgy7_z6ljKmg

 

我们也有英文版YouTube(Lisa’s Law Solicitor):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3MHpkVaHm6EsGunDg1xUpQ

 

如果对于视频内容,英国法律的更多方面,还有任何疑问,都可以直接咨询丽莎律师行。

 

丽莎律师行 —— 最具国际化视野的英国华人律师行,专精于商业、房产、移民、家庭和诉讼法。<

丽莎律师行联络邮箱:info@lisaslaw.co.uk

联络电话:020 7928 0276

联络微信号:lisaslaw007

扫一扫,《丽莎知道》微信公众号:

author avatar
Shannon Chan

在现代职场中,人与人之间的互动难免会涉及身体接触:一个拥抱、一次拍肩、一次握手,甚至是轻轻地搭手臂。

 

在一些西方国家,还有保留“贴面礼”这样的传统,在职场中也会时有发生。

 

这些动作在某些人看来,也许是友善、亲切或支持,但在另一些人眼里,却可能带来不适,甚至被视为侵犯或骚扰。

 

而近期在英国就发生了一个备受关注的案件(Ms Y Rankmore v Cardiff Council),案件的焦点在于:一位上司在办公室里把手放在下属肩膀上,这种举动,到底算不算性骚扰?

 

从案件的名字中,大家可以发现,这一次的被告不是一家私人企业,而是威尔士首府的卡迪夫市政厅(Cardiff Council)。一位女性员工,把地方政府推上了被告席,而索赔的理由是职场性骚扰。

 

那么案件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位女员工最终是否获得了胜利呢?丽莎今天就带大家来分析这一典型案例。

 

 

从2004到2024:二十年的职场轨迹

 

索赔人伊薇特·兰克莫尔(Yvette Rankmore),早在2004年就进入卡迪夫市政厅工作。二十年间,她的岗位数次变化:从最初在一个叫“Learning for Work”的项目任职;到2006年,她被调入人力资源部门,正式成为一名人事顾问,长期在“First Point of Contact(FPOC)”团队工作,为市政厅员工提供薪酬、招聘和人事政策方面的咨询;而后又被借调到其他部门任职。

 

总之,兰克莫尔并不是一个“新手”或“临时工”,而是一位在公共机构里打拼二十年的“老员工”。既有人力资源部门的稳定岁月,也有多次借调到外部机构的经历。

 

然而,长期在市政厅工作并不意味着一帆风顺。她在多个岗位上都遭遇过与管理层之间摩擦,甚至在2022年因为压力过大而请病假。

 

重返办公室:矛盾的源头

 

2023年10月,兰克莫尔借调期满,重新回到卡迪夫市政厅的FPOC团队。也就是在这一时期,她与直属领导贾森·卡尔森(Jason Carlson)之间的矛盾逐渐显现。

 

根据兰克莫尔的说法:

 

兰克莫尔在向卡尔森寻求工作帮助时,他会伸手搭在她的肩膀或背上;

 

这种情况在四个半月内大约出现2-3次;

 

她并没有当场表示反对,但心里觉得“不合适”;

 

她承认,这种动作更像是一种“父亲般的举动”。

 

与此同时,她还对卡尔森的一句话印象深刻。

 

2023年11月的一次闲聊中,她提到女儿在伦敦参加发型模特活动,满心自豪。卡尔森却笑着回应:“是啊,那是穿衣服还是不穿衣服的模特?”她顿时愣住,解释说只是“发型模特”,他又回了一句:“好吧,那是她跟你说的吧。”

 

兰克莫尔觉得,这话极其冒犯。但当时她没有和卡尔森正面交锋,而是把这段不快记在心里。

 

上述种种细节,在一年后成为她起诉的核心。

 

 

投诉与仲裁:申诉期成了致命弱点

 

2024年6月,兰克莫尔首次提出异议。7月,市政厅进行了非正式调查,认定卡尔森确实说过不当言辞、也有拍肩动作,但没有恶意。

 

因此,卡尔森被要求接受“情绪力与管理”培训,并和其他管理人员一起参加“性骚扰法律培训”。

 

2024年8月,她递交正式申诉,认为卡迪夫市政厅的内部处理过于轻描淡写。经过正式调查,市政厅均维持“不构成骚扰”的结论。

 

最终,她在2025年初将自己的雇主,也就是卡迪夫市政厅告上仲裁庭。

 

但这时问题出现了:

 

涉及的言论和动作主要发生在2023年10月至11月;

 

而她真正提出仲裁,已经过去接近一年;

 

而她的索赔时间远远超出了《2010年平等法》规定的三个月时效。

 

因此,即便事实成立,程序上也难以获得支持。

 

仲裁庭的判断:善意与骚扰的界限

 

经过研判,仲裁庭最终结论是:

 

1.拍肩动作

 

属于不恰当的行为,但没有性意味;

 

其他同事也有类似经历,说明不是“单独针对”;

 

法院认定“不属于性骚扰”。

 

2.“穿衣还是不穿衣模特”的言论

 

确实不得体,让人反感;

 

但属于“无心的玩笑”,缺乏性别歧视意图;

 

不能认定为性骚扰。

 

3.时效问题

 

关键事件发生在2023年10-11月;

 

她直到2024年8月才走正式程序,2025年提起仲裁;

 

已超过“3个月减一天”(3 months less one day)的起诉期限;

 

仲裁庭没有理由酌情延长。

 

最终,兰克莫尔的诉求全部被驳回。

 

 

法律解读:什么样的行为才算性骚扰?起诉时效是多久?

 

根据英国《2010年平等法》(Equality Act 2010),性骚扰通常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不受欢迎的行为(unwanted conduct)

 

受害者没有同意,甚至明确表示拒绝。

 

2.与性别或性相关(related to sex or of a sexual nature)

 

行为必须和性别、性或性暗示直接挂钩。

 

3.效果是侵犯尊严或制造敌意环境(violates dignity or creates hostile environment)

 

即使行为人无意,也要看对方是否因此感到羞辱、恐惧或压迫。

 

回到本案中:卡尔森行为确实“不受欢迎”,但不具备“性或性别相关性”。因此,无法认定为性骚扰。

 

其实,这也是职场中,在身体接触方面的“模糊地带”:

 

同一个动作,不同人感受不同:对卡尔森来说,可能是出于善意的鼓励;但对兰克莫尔而言,则是不必要的越界。

 

文化与个性差异:有些人习惯拥抱或拍肩,以示亲近;有些人则认为职场应保持“纯粹的职业距离”。

 

法律与感受的差距:法律强调“与性或性别相关”,但现实中很多不适感并非源自“性”,而是源自个人边界被突破。

 

因此,在很多情况下,即使当事人的行为未达“性骚扰”的法律标准,也依然可能引发矛盾,影响工作和生活。

 

另一方面,假若真的发生了令人不悦的问题,那么当事人也需要考虑时效的问题:

 

相关索赔必须在涉嫌事件发生后的“三个月减一天”(3 months less one day)内提出;

 

如果是“持续性行为”(continuing act),时效从最后一次行为计算;

 

仲裁庭可在“公正合理”的情况下酌情延长,但门槛相对较高。

 

在本案中,“超过索赔期”也是兰克莫尔败诉的原因之一。

 

 

引以为戒:职场人和雇主都应掌握分寸感

 

其实,这个案件里面发生的情况还是特别典型的:一个爱开玩笑、以为自己和手下团队打成一片的管理层和一个稍微敏感、在职场沉浮数年的老员工之间的摩擦。

 

因此,要避免职场当中的性别歧视和骚扰,还是要谨记以下几点:

 

1.身体接触要谨慎

 

尤其是在上下级关系中,肢体动作很容易被误解。即便本意是支持或安慰,也可能给对方带来压力。

 

2.及时沟通是关键

 

如果感到不适,应尽早表达立场。一次直接的沟通,往往能避免事态升级。

 

  1. 留存证据很重要

 

职场矛盾一旦进入法律程序,缺乏时间点、证人和文字记录,很容易陷入“口说无凭”的情况。

 

4.企业应建立明确机制

 

雇主除了培训雇员,更需要提供畅通的投诉和反馈渠道。要知道,即便是雇员之间的矛盾,最终也可能由雇主“买单”。

 

5.尊重边界就是最好的安全感

 

每个人的“舒适区”不同,最稳妥的做法是尊重距离,让对方来决定是否接受更亲密的互动。

 

丽莎小结:个人对抗机构,一切以法律为基础

 

在以往丽莎跟大家分享的职场案件中,丽莎曾和大家多次强调:英国在这一方面的法律判决中,更倾向于保护“弱势一方”。个人和一家公司(组织、机构)来对比,个人的力量相对是渺小的,存在巨大的力量差距,往往能够获得更多“保护”。

 

然而,在今天的这个案例中,即便是“民告官”,并且是存在“性骚扰”方面的争议,但本案中相对弱势的一方也并没有获得胜诉。

 

可见,在法律和现实证据面前,不论双方的力量差距有多大,该是如何就应该是如何。

 

对兰克莫尔来说,二十年的“公务员生涯”,最终以一场败诉的仲裁收场。如果她能够征求更多专业建议,或许就不会选择与雇主硬碰硬了。

 

如果您对本案有任何疑问,欢迎在文末留言,若是您在职场中遇到任何问题,也欢迎随时咨询丽莎诉讼部。

 

 

好的,今天的文章就到这边,如果您对于文章内容,或者其他英国法律方面,有任何疑问,都欢迎进一步咨询丽莎律师行。

 

任何英国税务方面的问题,也可以联系咨询丽莎会计行。

 

觉得丽莎的文章不错?请不要吝于点赞和转发!您的支持是丽莎继续前进的动力,我们将尽力为莎粉们提供最新最全的实用信息。

 

丽莎律师行 —— 最具国际化视野的英国华人律师行,专精于商业、房产、移民、家庭和诉讼法。<

丽莎律师行联络邮箱:info@lisaslaw.co.uk

联络电话:020 7928 0276

联络微信号:lisaslaw007

扫一扫,《丽莎知道》微信公众号:

author avatar
Shannon Chan

莎粉们周三好!丽莎为大家整理了近期值得关注的英国移民快讯,本篇将涵盖的重点移民讯息有以下:

  • 移民争议、民调低迷:斯塔默的“改组”能否奏效?
  • 移民政策再收紧:工党政府的两难与法律争议
  • 英国人口未来25年增长一千万,全靠移民?
  • 工党针对留学生下发“短信驱逐令”,签证一过期就被踢走?

 

 

→移民争议、民调低迷:斯塔默的“改组”能否奏效?

 

英国首相基尔·斯塔默(Keir Starmer)近期宣布将大刀阔斧调整唐宁街10号的核心班底,被不少人称作一次“亡羊补牢”的重置。

 

比如,唐宁街10号战略传播总监詹姆斯·莱昂斯(James Lyons)本周戏剧性地宣布:他即将离职,而他在这个位置上才不到一年,蒂姆·艾伦(Tim Allan)将会接任,他是前首相托尼·布莱尔(Tony Blair)的顾问。

 

与此同时,财政部长达伦·琼斯(Darren Jones)被任命为“首相秘书”;英格兰银行前副行长米努切·沙菲克(Minouche Shafik)被任命为首相的首席经济顾问,而她被外界普遍认为是“财富税”的忠实拥护者。

 

表面上是换人,实质上却折射出三大压力:移民、民调和财政。对于首相来说,这是一个极其艰难的夏天。

 

首先,非法移民问题目前仍是英国社会和政坛最敏感的议题。小船移民止不住、临时安置酒店引发抗议不断,民众焦虑加剧。尽管内政大臣准备在议会强调打击成效,但社会和民众并不理睬。

 

其次,民意调查对工党并不友好。YouGov数据显示,近三分之二的英国人反对进一步加税,超过一半受访者更希望财政大臣下台。在物价上涨、债务高企的背景下,财政政策每一步都牵动民心。

 

最后,唐宁街10号最近频繁的人事更迭,本意是加强经济与沟通能力,却在无形中传递出不稳定信号。关键岗位接连有人离职或调整,难免让外界怀疑政府能否稳住局面。

 

移民焦虑、经济困局和民意反弹交织在一起,斯塔默的“重置”究竟能否换来政治转机,还是会被视为权宜之计?答案或许要等到秋季预算与随后的政策落实,才能真正揭晓。

 

→移民政策再收紧:工党政府的两难与法律争议

 

最近,英国的移民问题再次成为政治风暴的中心。随着非法入境、庇护酒店和小船移民频频登上新闻头条,斯塔默领导的工党政府选择了比外界预期更强硬的路线。

 

首先是家庭团聚的收紧。过去,庇护申请者的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可以较为顺畅地申请来英团聚,如今这条通道已被暂停。未来若要团聚,必须依照常规家庭签证制度申请,门槛相对较高——担保人年收入需达2.9万英镑,还要证明有合适的住房,并要求家属具备一定英语能力。这对于刚刚融入英国社会的庇护申请者来说,还是相对较难的,从某种程度上能够打击这些人来到英国的动机。

 

与此同时,政府对“难民酒店”态度强硬。内政大臣明确表示,将逐步关闭现有的酒店庇护中心,并考虑用军营、工业区甚至仓库来安置寻求庇护者。这与右翼政党提出的“集中营式”安置方案几乎没有本质差别。斯塔默本人更是强调要“更快、更彻底”地减少移民数量,把关闭酒店庇护中心作为本届议会任期的核心目标,而这个时间点为2029年。

 

为了支撑这些政策,财政大臣里夫斯已承诺斥资数亿英镑,用于清理积压案件、加快上诉审理和遣返工作。英法之间还试点推行“一进一出”机制——非法越境者送回法国,英国则接收一部分通过合法途径申请的难民。表面上是平衡,实际上仍是变相收紧。

 

这些举措在法律层面引发广泛讨论。目前,英国仍受《欧洲人权公约》(ECHR)约束,其中第8条保护家庭团聚权利。如今家庭团聚被暂停,是否与公约精神相悖?政府虽未公开主张退出《欧洲人权公约》,但已经表态要“改革解释方式”,以削弱公约在英国的适用性。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相关诉讼将层出不穷。

 

此外,仓促推进的“替代安置点”也可能触及人权与安全标准。仓库、军营是否符合“适合居住”的最低条件?一旦发生健康或安全事故,责任归属将成为法律争议焦点。再加上快速遣返政策,执行力如何也被打上问号。

 

可以说,移民议题正在英国政治中演变为一场“谁更强硬”的比拼:工党、保守党与改革党不约而同把庇护申请人当作政策工具。问题在于,这种做法虽然迎合了部分选民情绪,却可能牺牲英国长期坚持的法治与人权价值。对于普通民众而言,移民与庇护问题确实涉及住房、就业和社区压力,但若政策过度倾斜于“排斥”,不仅会引发国际批评,也可能在法律层面遭遇重大挑战。

 

不少莎粉也能感受到近期英国社会对移民的“敌意”,而很多人根本分不清什么是合法移民,什么是非法移民,只会混为一谈,加深社会整体右倾的局面。尽管工党政府选择了政治上最“安全”的强硬路线,却把法律与道义的难题留给了未来。如您对上述政策有任何疑问,欢迎随时联系丽莎移民部。

 

 

→英国人口未来25年增长一千万,全靠移民?

 

英国移民观察站(The Migration Observatory)最新的简报揭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现实:过去二十年,移民几乎成为英国人口增长的决定性因素。

 

数据显示,2004年至2023年间,65%的新增人口直接来自移民;而根据英国国家统计局(ONS)的预测,到2047年,英国人口将从2022年的6800万增至7700万,其中“超额”增长完全归因于移民,比例高达104%。换言之,如果没有移民,英国人口实际上会出现下降。

 

这一趋势带来多重法律与政策层面的挑战。首先,英国并没有明确的人口政策,但移民政策却在事实上承担了“人口战略”的功能。例如,劳动签证、庇护制度、家庭团聚标准等,都会间接决定人口结构和增长速度。其次,各地区受影响不同——英格兰增长最快,而苏格兰在缺乏移民的情况下可能面临人口锐减。这意味着人口与劳动力不足将冲击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供给与税收基础。

 

从法律角度看,这一现实迫使政策制定者在“控制移民”与“维持人口”之间寻找平衡。如果过度收紧移民制度,可能导致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加速;而若缺乏规范与规划,也会引发社会紧张与资源分配纠纷,这是未来英国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工党针对留学生下发“短信驱逐令”,签证一过期就被踢走?

 

英国政府近日宣布,将通过短信提醒外国留学生:一旦签证到期,必须立即离境,否则可能被强制驱逐。内政大臣表示:这是为了应对越来越多留学生在签证过期后转为申请庇护的现象。

 

从数据来看,在截至2024年6月的一年中,共有14,800人持学生签证申请庇护,占所有庇护申请的13%。这一比例较2020年的8%上升不少。

 

并且,短信中内容强硬:若庇护申请“缺乏依据”,将被迅速驳回;不符合救济条件者将不获支持;无合法身份者必须离境,否则将被强制遣返。

 

这样的做法遭到了很多批评:难道一条短信就能减少此类现象?不少人对其实际执行效果存疑。

 

毕竟,英国与法国达成的“以一换一”返送协议至今未有一人被送回法国。同时,庇护申请涉及《欧洲人权公约》第8条保障的家庭与私生活权利,短信式管理是否符合法律程序,还是一个疑问。

 

虽说短信是一种“震慑”,但是也会让很多合法留学生感到恐慌,加之英国社会汹涌的反移民浪潮,恐怕内政部的做法是“火上浇油”。

 

 

好了,本期的《丽莎移民快讯》就到这里。如果您对于文章内容,或者其他英国法律方面,有任何疑问,都欢迎进一步咨询丽莎律师行。

 

任何英国税务方面的问题,也可以联系咨询丽莎会计行。

 

觉得丽莎的文章不错?请不要吝于点赞和转发!您的支持是丽莎继续前进的动力,我们将尽力为莎粉们提供最新最全的实用信息。

 

丽莎律师行 —— 最具国际化视野的英国华人律师行,专精于商业、房产、移民、家庭和诉讼法。<

丽莎律师行联络邮箱:info@lisaslaw.co.uk

联络电话:020 7928 0276

联络微信号:lisaslaw007

扫一扫,《丽莎知道》微信公众号:

author avatar
Shannon Chan

最近,英国知名高档连锁餐厅The Ivy遇麻烦了,一名服务员把这一家餐厅告上了劳动法庭。

 

据说,尽管英国最新的小费法律旨在确保分配过程更公平、更透明,但这名服务员依旧无法得知自己在这一家餐厅中所获得的小费和服务费份额的计算方式。因此,他把这一家餐厅诉至法院,要求赔偿损失。

 

 

员工拿到的小费不公平?

 

这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服务员称,他于今年6月从The Ivy辞职。他透露,自己在今年3月共计工作了43小时,初始只收到46.34英镑的小费和服务费,后来金额调整为97.45英镑。

 

而这期间,The Ivy所在门店顾客支付的小费总额高达31,562英镑。

 

他粗略估算,自己是该门店约43名员工之一,包括服务员、厨房员工和管理层。他的工作时长约占当月总工时的2%,但分到的小费却不到全部小费的三百分之一。这么看来,自己获得的小费和服务费份额“完全不公平”。

 

对此,餐厅方面予以否认,称他的计算“错误且具有误导性”,并强调分配机制是由一家独立的第三方顾问公司负责。

 

据了解,The Ivy餐厅起源于伦敦,曾是许多名人的聚餐之地,目前在英国和爱尔兰运营近40家分店,菜品价格不菲——一份炸鱼薯条约21英镑,一杯咖啡约4.5英镑。餐厅由富商理查德·卡林(Richard Caring)掌控,正计划以10亿英镑出售该品牌,由其母公司Troia (UK) Restaurants持有。

 

该起诉讼可能揭示The Ivy餐厅在小费与服务费分配上的内部机制,也将成为新法实施后,企业该向员工公开哪些信息的典型案例,这其中包括:员工是否有权得知分配细则?分配是否公平合理?是否能与其他餐厅或员工进行比较?

 

The Ivy方面坚决否认所有指控,表示将在法庭上据理力争。

 

他们强调,已完全遵守了自去年10月生效的《2023年就业(小费分配)法》[Employment (Allocation of Tips) Act 2023]。该法要求雇主将所收取的100%服务费返还员工,并保证分配过程必须“公平且透明”,员工有权了解小费是如何被分配的。

 

 

 

餐厅否认不公平发放小费

 

餐厅还解释称,其小费分配使用一种名为“tronc”的系统,由员工代表和业内广泛使用的第三方独立机构共同监督。在该系统下,员工根据“tronc积分”获取相应份额。

 

不过,服务员们反映,他们未被告知这些积分是如何确定的,也不清楚自身积分与其他同事之间的差距。The Ivy公司方面则回应称,公开这些细节会侵犯员工的隐私权,因此无法提供更多信息。

 

据了解,该服务员所在的The Ivy分店采用的是顾客自愿支付的12.5%服务费制度,部分顾客还会另付现金小费。餐厅方面表示,不论是银行卡支付还是现金形式的小费,都会直接归属服务员个人。

 

“我们坚决否认所有指控,并将向就业法庭提供充分证据以进行反驳。我们在员工代表参与下,建立了一套受到广泛认可的公平、透明的分配制度,并由酒店业常用的独立第三方企业进行监督。”

 

 

丽莎评论

 

从本案来看,服务员与餐厅各执一词,目前我们还无法对最终结果作出判断。案件尚在审理前阶段,一切仍需等待双方提交的证据,看看谁能够更有力地支撑自己的主张。一旦案件正式进入就业法庭审理阶段,法官可能会重点关注以下几个问题:餐厅是否建立了明确、公平、并可供审计的小费分配机制;是否有合理的法律依据拒绝披露分配细节;以及是否真正履行了《2023年就业(小费分配)法》(Employment (Allocation of Tips) Act 2023)所规定的员工权利。

 

从员工的角度来看,他可能需要提供初步证据,证明自己受到不公平对待或者雇主存在违法行为。如果员工提供了表面合理的指控或疑问,法庭可能会要求雇主进行反证。那么,想要在此类案件中站得住脚,雇主必须能主动证明自己合规且透明。比如说,有员工手册、公告邮件、培训记录等等证据来展示自己给员工发放小费是公平的,以及员工已经被告知如何被分配小费和服务费等。

 

借此机会,丽莎也想提醒各位关注英国餐饮业的小伙伴们——《2023年就业(小费分配)法》已于2023年10月1日正式生效。这部法律旨在确保员工能够公平、透明地获得顾客支付的小费和服务费,适用于所有服务性行业,包括餐厅、酒吧、咖啡馆和酒店等。

 

对于企业主来说,以下几个重点务必要注意:

 

一、小费必须100%归员工所有

 

顾客支付的小费和服务费(无论是现金还是通过银行卡/电子支付),必须全部归员工作为额外收入。雇主不得从中扣除任何管理费、手续费,也不得将其用于支付员工基本工资。

 

二、分配必须公平且透明

 

小费和服务费的分配应遵循以下原则:

  • 公平(Fair):不得对员工区别对待,也不得偏袒特定岗位;不过,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里的“公平”并不意味着平均分配。它可能取决于工作性质、个人表现和工作量等因素。
  • 透明(Transparent):员工有权了解分配规则、标准和方式。它可以是通过纸质版还是电子版展示,只要员工可以查阅就可以。

 

三、员工有权了解分配细节

 

雇主必须向员工提供以下信息:

  • 小费是如何收取和分配的;
  • 分配依据,例如:工时、岗位、绩效等;
  • 是否有第三方系统或员工代表参与监督;
  • 员工是否可以对分配结果提出质疑或申诉。

 

四、制定小费政策

 

雇主必须制定一份书面或者电子小费政策,其中应包括:

  • 具体的分配机制;
  • 监督流程及负责人;
  • 员工查询与申诉的渠道和流程。

 

该政策应公开透明,员工可随时查阅。

 

五、记录与保存义务

 

雇主必须对小费和服务费的收取与分配过程进行详尽记录,并至少保存三年。此外,根据法律规定:

  • 员工有权要求查看其所在场所过去三年的小费记录;
  • 雇主必须在收到请求后四周(28天)内提供相关记录;
  • 若未按时提供,可能构成对法律的违反。

 

因此,雇主必须确保所有记录真实、准确且可追溯,包括但不限于:

  • 每位员工的工作时间与岗位;
  • 每月小费总额与服务费总额;
  • 分配比例与计算方式;
  • 每名员工实际获得的金额。

 

六、使用第三方系统也必须合规

 

如果采用所谓的“tronc system”(即由第三方或“tronc master”统一管理分配的小费制度):

  • 系统本身必须遵循公平性与透明度原则;
  • 员工应清楚自己获得积分的依据;
  • 第三方不得与雇主存在利益冲突。

 

特别提醒:如雇主违反上述义务,员工可向劳动法庭(Employment Tribunal)提起诉讼。法庭有权责令雇主:

  • 补发拖欠的小费或服务费;
  • 支付相应赔偿;
  • 修改并整改不公平的分配机制。

 

最后,丽莎建议:如果您打算或已经在英国经营餐厅,请务必提前了解小费分配新规。若您尚不清楚自身的做法是否符合新法要求,建议尽快咨询专业律师或人力资源顾问,以避免日后因违法操作而面临诉讼风险。

 

如果您在英国从事餐饮行业或对食品合规问题有任何疑问,欢迎随时联系丽莎律师行。我们的商业法律团队和诉讼团队可为您提供专业法律建议,协助您妥善应对各种商业挑战,保障您的合法权益。

 

 

好的,今天的文章就到这边,如果您对于文章内容,或者其他英国法律方面,有任何疑问,都欢迎进一步咨询丽莎律师行。

 

任何英国税务方面的问题,也可以联系咨询丽莎会计行。

 

觉得丽莎的文章不错?请不要吝于点赞和转发!您的支持是丽莎继续前进的动力,我们将尽力为莎粉们提供最新最全的实用信息。

 

丽莎律师行 —— 最具国际化视野的英国华人律师行,专精于商业、房产、移民、家庭和诉讼法。<

丽莎律师行联络邮箱:info@lisaslaw.co.uk

联络电话:020 7928 0276

联络微信号:lisaslaw007

扫一扫,《丽莎知道》微信公众号:

author avatar
Shannon Chan

最近,英国传来一则重磅消息:英国政府要对外国罪犯采取“立刻遣返”,瞬间在社交媒体上炸开了锅。

👉 这是不是意味着只要一判刑,就会被直接送回原籍国?

👉 英国监狱是不是要因此大规模“清空”?

 

有人说,这是英国政府在“省钱”;

有人说,这是为了“安全”;

也有人担心,严重罪犯,甚至恐怖份子又如何处理?

 

究竟真相是什么?这项新政策到底会带来怎样的改变?点击视频,让我们一起了解这场“突发改革”!

 

《外国罪犯将会马上被遣返? 什么人会留在英国坐牢?》

 

莎粉们喜欢我们的影片吗?之后,丽莎还会继续以简单平易的方式,和大家科普更多英国法律信息。

 

想要学习更多,记得关注我们!

 

丽莎还要提醒,所有我们制作的视频,都会同步发布在丽莎的官方YouTube平台。如果想要观看更多丽莎视频,可以关注我们(丽莎律师行)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mpxpJNXwSfgy7_z6ljKmg

 

我们也有英文版YouTube(Lisa’s Law Solicitor):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3MHpkVaHm6EsGunDg1xUpQ

 

如果对于视频内容,英国法律的更多方面,还有任何疑问,都可以直接咨询丽莎律师行。

 

丽莎律师行 —— 最具国际化视野的英国华人律师行,专精于商业、房产、移民、家庭和诉讼法。<

丽莎律师行联络邮箱:info@lisaslaw.co.uk

联络电话:020 7928 0276

联络微信号:lisaslaw007

扫一扫,《丽莎知道》微信公众号:

author avatar
Shannon Chan

创意产业一直是英国核心的“软竞争力”,在伦敦,你可以找到不少小众的珠宝品牌,他们大多数都极具调性,与传统的珠宝品牌区隔开来。

 

但也有不少珠宝品牌在这里成长,从默默无名的小品牌,慢慢成为市场里的黑马。

 

而在过去几年里,一位名叫Vashi Dominguez的西班牙裔商人,成功在伦敦打造了一个新的珠宝品牌,并且以他的名字Vashi为品牌,在英国狂揽超过1.7亿英镑的资金。

 

看似成功的珠宝帝国背后,创始人已经“人间蒸发”,投资人已是“血本无归”,制造了英国史上最大的“钻石骗局”。更让人震惊的是,至今无论是英国警方还是金融监管机构,都没有对他展开实质性调查。

 

那么,故事到底是怎么回事?这场骗局的背后,普通投资者能从中学到哪些法律经验?

 

 

从“钻石王子”到“庞氏幻影”

 

Vashi Dominguez最早是以“为富豪提供钻石定制服务”而闻名的。他不仅与明星同台亮相,还曾拿着一颗号称价值500万英镑的水晶蛋登上电视节目,声称这是他为加拿大一位亿万富翁代卖的收藏。

 

2017年,他更是摇身一变,从幕后钻石供应商转型为“高街奢侈品牌”。他的门店开在伦敦、伯明翰和曼彻斯特,主打“顾客可以现场参与设计、观看珠宝制作”的新体验。

 

投资人看到的是一个有潜力颠覆珠宝行业的模式:高端、互动、透明、直销……听起来像是“珠宝界的苹果”。

 

于是,一个个知名投资人纷至沓来,慷慨解囊:

 

John Caudwell——手机零售巨头Phones4U的创始人;

 

Clive Schlee——曾任Pret A Manger的CEO;

 

Mark Schneider——GB News联合创始人。

 

他们相信,自己投下的不是钱,而是一颗闪耀的珠宝行业“明日之钻”。

 

 

“舞台剧”式的骗局

 

Vashi在伦敦的门店就位于市中心的考文特花园(Covent Garden),门店于2021年开业,这是Vashi吸引投资人的重要场所。

 

毕竟,考文特花园可是寸土寸金,并且这里艺术氛围浓厚,更适于Vashi在这里打造品牌。Vashi Dominguez当然也是深谙此道。

 

他在这里可是花了重金,店面内不仅装修奢华,一张沙发就价值8,000英镑,店内配备大型互动屏幕。总之,怎么显贵怎么来。

 

然而,好景不长,当光鲜亮丽的外表褪去后,每天大概仅会有几个人进入门店,以这样的销售规模,不仅无法支撑门店的运营,还会让投资人失去信心。

 

于是,Vashi想到一个好办法,让员工装作很忙的样子:

 

有时店员要假扮顾客,走进店铺装作在选购钻石,营造热闹氛围;

 

有时店员则被要求坐在工作台上,假装打磨宝石。

 

这样一来,就能逃过投资人“法眼”,让他们以为品牌仍在获利,进一步追加投资,或拉入新的投资人入伙。

 

更离谱的是,作为商品核心的钻石,Vashi也在动手脚。正常情况下,每颗钻石都会有GIA编号(国际权威的鉴定标识),记录重量、切工、净度等信息。但公司却把编号磨掉,用低品质钻石冒充高品质,甚至以小钻石充当顾客订购的大钻石。

 

最终,连账面数据也被彻底伪造。2021年,公司对外宣称销售额超过1亿英镑,但内部真实数据只有500万英镑。这意味着投资人看到的,是被放大20倍的幻象。

 

财报上的签字会计师后来声称自己“不知道数据是假的”,而这家“价值上亿”的公司的会计师并非什么高级会计师事务所,而是一家来自伦敦东部伊尔福德高街上的小会计行。

 

 

泡沫破灭前的狂欢:1.57亿镑钻石最后只值10万

 

当然,Vashi知道这些泡沫早晚会破裂,但他本人仍旧过着优渥的生活——公司为他提供了一辆包括兰博基尼在内的多辆豪车,在伦敦市中心梅菲尔等地几套公寓的租金。

 

这些钱都是来自公司的,Vashi正在挥霍投资人的钱,这是他最后的狂欢。

 

2023年4月,Vashi公司资金链彻底断裂。投资人一度以为,至少还有“库存钻石”可以保底。毕竟,官方估值显示,这些库存价值1.57亿英镑。

 

可当独立专家接手清点时,却惊讶地发现——所有钻石加起来,实际价值只有10万英镑。这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的差价,就像期待打开一个金库,却只见到几枚玻璃珠。

 

最终,公司破产清算,留下1.7亿英镑债务。其中,光投资人的损失就超过1亿英镑。

 

主角消失,监管缺位

 

就在清算令下达当天,Vashi登上飞机飞往迪拜,从此杳无音讯。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样一个涉及数以亿计的骗局,英国警方和严重欺诈办公室(SFO)却均未展开调查。

 

SFO的回应是:案件“不够复杂”。而警方则称,尚未接到正式转介。

 

换句话说,在投资人眼中,这简直是“完美犯罪”:数亿资金凭空蒸发,嫌疑人消失无踪,而监管和司法机关互相推诿。

 

投资人只能眼睁睁看着钱打了水漂,却找不到任何追责渠道。

 

 

投资人还可能追索投资吗?

 

这起案件不仅仅是个“商业八卦”,对于广大投资人来说也是具有深刻的法律警示意义。

 

  1. 虚假陈述(Misrepresentation)

 

法律上,若一方在签订合同时,故意提供虚假的重要信息,使对方基于错误认识而作出投资决定,就构成虚假陈述。

 

在Vashi案中,虚假的销售额、虚高的库存估值,都属于典型的虚假陈述。投资人本可以据此向法院起诉,要求赔偿。

 

  1. 欺诈(Fraud)

 

英国《2006年欺诈法》(Fraud Act 2006)明确规定,若通过虚假陈述、滥用地位或隐瞒事实以获取财产,即构成欺诈。

 

让员工假扮顾客、篡改钻石编号、伪造财报,这些行为都涉嫌刑事欺诈。理论上,应由警方或SFO立案侦查,但现实中,执法机关往往因“案件复杂度”和“资源有限”而选择回避。

 

  1. 公司治理与审计责任

 

这起案件里,还有一位不起眼的角色——会计师。他签署了虚假的账目,如果会计师在明知数据不真实的情况下仍签字,则可能涉嫌职业过失,甚至共同欺诈。

 

但如果确实“不知情”,则主要责任仍落在公司高管身上。

 

  1. 投资者保护机制的不足

 

英国有金融行为监管局(FCA)和SFO,但它们只处理部分“金融产品”或“大型经济犯罪”。

 

像Vashi 这种“私人股权投资”,往往游走在监管边缘,导致风险被放大。这也是FCA和SFO没有插手的原因。

 

如果说Vashi骗局是一颗虚假的“幻影钻石”,丽莎建议您一定要擦亮眼睛再确认投资,以免引起日后的纠纷。

 

丽莎小结:普通投资者可以学到什么?

 

故事听起来遥远,但类似的骗局并非只存在于上层社会。许多普通人也可能在投资理财、加盟项目、艺术品收藏等场景中遇到类似陷阱。

 

几点实用的法律建议:

 

别只看“光环”

 

明星站台、豪华门店、知名投资人背书,并不能替代你自己的尽职调查。投资前,要独立核实财务报表和资产情况。

 

查证权威文件

 

像钻石这样的特殊商品,都有独立认证编号。不要轻信商家“自说自话”,最好直接向第三方认证机构核实。

 

注意合同条款

 

投资协议中应明确写明:资金的具体用途;投资人查账的权利;一旦发现虚假陈述,投资人可立即解除合同并追讨赔偿。

 

利用法律武器

 

一旦怀疑被骗,应立即保留证据(合同、邮件、录音等),并向警方报案,同时咨询律师是否能通过民事诉讼追偿。

 

抱团维权

 

单个投资人力量有限,但集体行动(例如成立投资人联盟)往往更容易推动监管介入,也能降低诉讼成本。

 

Vashi Dominguez 的故事告诉我们:珠宝的光芒可以夺目,但也可能只是幻象。这场骗局背后,不仅有一个善于表演的“钻石王子”,还有一个监管漏洞重重的系统。

 

对普通人来说,最大的启示是:在投资时,不要被表面的“闪耀”蒙蔽双眼。真正的安全感,不来自奢华舞台,而来自法律保障与理性判断。

 

当下,无论是钻石、艺术品还是虚拟货币,只要有人宣称“稳赚不赔”“独一无二”,都值得我们提高警惕。如您需要任何帮助,欢迎随时咨询丽莎诉讼部。

 

好的,今天的文章就到这边,如果您对于文章内容,或者其他英国法律方面,有任何疑问,都欢迎进一步咨询丽莎律师行。

 

任何英国税务方面的问题,也可以联系咨询丽莎会计行。

 

觉得丽莎的文章不错?请不要吝于点赞和转发!您的支持是丽莎继续前进的动力,我们将尽力为莎粉们提供最新最全的实用信息。

 

丽莎律师行 —— 最具国际化视野的英国华人律师行,专精于商业、房产、移民、家庭和诉讼法。<

丽莎律师行联络邮箱:info@lisaslaw.co.uk

联络电话:020 7928 0276

联络微信号:lisaslaw007

扫一扫,《丽莎知道》微信公众号:

author avatar
Shannon Chan

夫妻花20万买地建木屋,却可能坐牢?为什么

 

在英格兰南部的南唐斯国家公园(South Downs National Park),一对夫妇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搭建了一座小木屋。

 

尽管法院早在6月就已下达命令要求他们拆除并恢复原状,但截至目前,这片受保护的土地仍被遗留为一处建筑工地,现场一片狼藉。这引起居民们的不满,政府称这对夫妻有可能面临牢狱之灾。

 

 

从购地到违规建造

 

2024年,安德鲁与黛比·墨尔本夫妇以约2万英镑的价格,购入了位于汉普郡凯瑟灵顿村洛夫迪恩巷(Lovedean Lane)附近的一块半英亩土地。

 

该地块是一家房地产公司Gladwish Land Sales所出售的80多个预留开发用地之一。

 

墨尔本人声称,他们“不知道”在这片半英亩的土地上建造房屋是违法的,这片土地位于洛夫迪恩巷附近,靠近凯瑟灵顿村

 

据媒体报道,买家常被误导认为未来有可能获得建设许可,但实际上缺乏明确保证。安德鲁夫妇也是这类买家,他们并没有想太多,也没有向当地政府咨询。在买地后,这对夫妇又斥资2.5万英镑,通过网络购入一套德国制造的预制小木屋,并在该地块上动工建造,企图打造一处舒适的生活空间。

 

该地块(如图)是房地产经纪公司 Gladwish Land Sales 拥有的一项备受争议的土地储备计划中的 80 多个独立地块之一

 

他们声称希望将这里打造成一个社区花园,并全情投入打造这一项目。

 

但问题在于,该地块不仅位于南唐斯国家公园范围内,还属“第四条指令区域”,这意味着——即便原本已得到批准的开发项目或者一般情况下不需要规划许可的工程也可能需要申请规划许可。

 

在这里,丽莎补充一个小知识:第四条指令区域指的是——Article 4 Direction 《规划条例》第4条指令,它是规划立法的一部分,允许地方议会在特定情况下取消某区域或特定房产的允许开发权(包括用途变更权),以保护当地环境或区域福祉。

 

法院下令限期拆除

 

2025年6月,东汉普郡区议会成功申请法院强制令,要求墨尔本夫妇在56天内拆除小屋、移除地基及临时道路,并将土地恢复原状。

 

法院还判处其缴纳3,500英镑罚款,并警告若不执行,可能面临高额法律费用甚至牢狱之灾。

 

安德鲁和黛比·墨尔本夫妇于 6 月拆除了这座价值 45,000 英镑的离网建筑(拆除后的照片),此前他们被处以 3,500 英镑的罚款,并被要求在 56 天内拆除它,否则将面临监禁。

 

面对法律压力,夫妇二人于6月内拆除了小屋主体。

 

一对夫妇在南唐斯国家公园非法建造了一座小木屋(拆除后的照片),他们必须在一周内恢复原貌,否则将面临牢狱之灾。

 

然而,截至8月下旬,现场依然残留大量建筑材料与设备。山坡上散落着木板、盆栽与尚未移除的树苗,一块巨大的蓝色防水布被压在其他材料上,旁边还放置着一个装满电动工具的上锁塑料棚和一台小型拖拉机。公共人行道甚至被改造成了一条用以运输物资的临时道路。

 

但两个多月后,汉普郡沃特卢维尔附近国家公园边缘曾经原始的山坡仍然是一个建筑工地(如图)

 

一吨重的塑料水容器仍置于金属笼中,现场周围张贴着警告标志,称“正在监控”,并告知游客“正在侵入私人土地”。

 

现在,居民们希望这个“愚蠢”的企业(拆除后的照片)的所有痕迹都消失,土地恢复其自然美景——以符合高等法院的裁决

 

墨尔本夫妇的行为激怒了当地居民,尤其是南唐斯国家公园边缘地带的村民。他们将这片施工现场形容为“风景上的伤疤”、“眼中钉”和“毒瘤”。一位老太太愤怒表示:“这里本该是一片宁静之地,是鹿、兔子、狐狸和猫头鹰的家园。现在却变成了一片杂乱的工地。”

 

居民指出,这不是普通的违规行为,而是对国家公园管理制度的蔑视。

 

“这片山坡风景太美了,我们买房就是为了它。如果这间小屋能获准保留,那还有什么能阻止其他上百块地皮也被开发?整座山坡都会变成贫民窟。”

 

 

限期最后通牒即将到期

 

8月初,东汉普郡区议会再次向墨尔本夫妇发出强制执行通知,要求其在9月5日(下周五)之前彻底清理现场并恢复土地原貌。

 

议会发言人表示:“我们和当地居民都认为,这种未授权施工对国家公园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尽管建筑部分已开始拆除,但恢复工作远未完成。”

 

南唐斯国家公园管理局也强调:“在受保护的自然景观中非法建造设施,违反了国家规划法。我们正在采取强有力的执法措施,确保土地被恢复原状。”

 

面对媒体询问,安德鲁·墨尔本拒绝透露恢复工作进展,仅回应:“小屋已经搬走了。我不想再说什么了,因为上次接受采访后没给我们带来好运。”

 

他还补充称,自己目前身体状况不佳,并表示他们已经和议会谈过了。

 

 

丽莎评论

 

从媒体提供的资料来看,尽管小屋已被拆除,但墨尔本夫妇的土地仍旧留下一片狼藉,他们是否会在最后期限前完成恢复任务,目前尚不可知。但地方政府已经明确表示,不会容忍国家公园内出现任何违法开发行为。所以,如果他们未在9月5日前采取足够行动,下一步可能就是起诉。也就是说,严重的话,他们确实可能会面临牢狱之灾。

 

本案可以给大家一个警钟,很多人在购买英格兰和威尔士的所谓“预留开发用地”(land banking plots 或 land with potential for future development)时,容易被误导,结果陷入如同墨尔本夫妇那样的法律纠纷。所以,如果您在购买土地前,一定要做好功课了解相关事项:

 

  1. 核查土地的规划用途

 

每块土地都有明确的用途类别(如农业用地、绿地、住宅等)。你必须:

  • 通过地方政府的规划部门查询土地的当前用途;
  • 查明是否为受保护土地(如:绿带Green Belt、国家公园National Park、自然保护区SSSI等);
  • 判断是否在“Article 4 Direction” 区域(如是,即使是一些通常被允许的开发行为也需获得许可);

 

  1. 不要轻信销售宣传或“规划潜力”承诺

 

很多土地销售公司会声称:“未来可能获得规划许可”、“附近已开始开发”、“买地投资升值”等。

 

但实际上:

  • 没有明确的批准规划文件(planning permission),你不能建房;
  • 无论销售方如何承诺,都无法保证规划许可会被批准;
  • 英国规划政策是地方议会主导的,每一块地的审批难度差异极大;

 

总之,请勿认为“以后可能获得规划许可”就等于当前有开发权了。如果销售方没有提供现成的、书面规划许可文件,务必保持怀疑。

 

  1. 检查土地是否具备基本的开发条件

 

即使理论上可建房,你也要考虑:通路是否有合法的车辆出入权(right of way)?能否接通电、水、排污系统?费用是否高昂?地势是否容易积水?是否在山坡/易滑地?是否涉及野生动物保护区、树木保护令?

 

  1. 使用专业律师或土地测量师协助调查

 

你应当:

  • 委托熟悉规划法的房产律师进行交易前尽职调查;
  • 要求对方提供所有与土地有关的法律文件:地契、规划历史、用途证明等
  • 可聘请规划顾问或测量师出具独立评估意见;

 

最后想要提醒,一旦您确实不小心违规建筑了,并收到相关的执法通知(Enforcement Notice)后,必须严肃对待,按照政府的指示立刻拆除,无视这些通知将构成刑事违法行为,可直接被起诉。

 

另外还需要提醒的,英国确实允许事后申请规划许可(Retrospective Planning Permission);但并非所有违规建筑都有机会获批,尤其在国家公园、绿带、AONB等敏感区域;如果您的建筑明显违反规划政策,那么补申请大概率会被拒绝,而时间越久,罚款与法律风险越高。

 

如果您在英国购买土地或者房产有任何问题,欢迎随时联系丽莎律师行。我们的房产法律团队可为您提供专业法律建议,协助您妥善应对各种挑战,顺利购房。

 

 

好的,今天的文章就到这边,如果您对于文章内容,或者其他英国法律方面,有任何疑问,都欢迎进一步咨询丽莎律师行。

 

任何英国税务方面的问题,也可以联系咨询丽莎会计行。

 

觉得丽莎的文章不错?请不要吝于点赞和转发!您的支持是丽莎继续前进的动力,我们将尽力为莎粉们提供最新最全的实用信息。

 

丽莎律师行 —— 最具国际化视野的英国华人律师行,专精于商业、房产、移民、家庭和诉讼法。<

丽莎律师行联络邮箱:info@lisaslaw.co.uk

联络电话:020 7928 0276

联络微信号:lisaslaw007

扫一扫,《丽莎知道》微信公众号:

author avatar
Shannon Chan

在英国离婚案件中,双方必须全面、如实地披露所有与财务相关的信息,包括可能即将收到的赠与——哪怕这笔赠与来自前岳母或前岳父。如果隐瞒,后果可能十分严重。

 

近期,一位英国女商人在离婚后发现,自己超级富有的家族在她不知情的情况下,秘密向她的前夫赠与了高达2760万英镑的资金。愤怒之下,她将案件诉诸法庭。

 

法院最终支持了她的申诉,认为这一重大赠与在离婚协议达成前已被前夫知晓,却未向她和法院披露,构成重大财务隐瞒。因此,原本她应向前夫支付的赔偿被撤销,案件将重新审理,前夫甚至可能需要返还部分资产?

 

 

离婚后自己的父母却向着前夫?

 

Maria-Christina Copinger-Symes曾担任澳大利亚著名摇滚乐队INXS欧洲经理,她的出身相当显赫,是拥有逾5.5亿英镑家族财富的佩雷斯·德拉·萨拉家族的一员。

 

她的父母Bobby和Felicite Perez de la Sala靠航运业积累巨资,是澳大利亚社会上层的重要成员。

 

1998年,Maria-Christina与当时担任陆军少校的James Copinger-Symes(詹姆斯·科平格-西姆斯)结婚。两人婚后定居于伦敦,并在切尔西购买了一栋价值逾300万英镑的家庭住房,并育有四名子女。

 

然而,看似稳定的婚姻却在多年后走向破裂,这对夫妇在2022年正式分手。

 

根据当时达成的法院协议,Maria-Christina同意向前夫支付1,192,533英镑,换取自己从共同财产中获得250万至500万英镑的份额。

 

然而,真正引发财务争端的是随后揭露的一项重大事实:她的父母在她不知情的情况下,秘密将高达约2760万英镑的家族财富赠与了她的前夫,并将她彻底排除在家族资产之外。

 

家族矛盾如何爆发的?

 

这场婚姻纠纷的背后,是Maria-Christina与父母之间长期积累的严重矛盾。法庭文件显示,早在2017年,父母就已与她断绝精神和经济支持。

 

2017年2月,她收到父母赠与的50万澳元,但就这笔钱的用途产生分歧。父母认为应该用于孩子的学费,并与她的丈夫共享,然而Maria-Christina却据为己有并要求更多金钱支持。

 

2017年11月,双方因伦敦SW3马尔伯勒街2号的家族房产归属和使用权再次发生激烈争执。法官发现Maria-Christina确实对其他家庭成员表现出敌意。

 

此后,她与父母的关系彻底破裂,甚至在父亲2022年去世时被禁止参加葬礼。

 

与此同时,父母不仅与女儿彻底决裂,还转而全力支持她的丈夫。

 

法官指出:“他们喜欢他、信任他,认为他对他们忠诚无比。在Maria-Christina与其叔叔欧内斯特之间的家族财务纷争中,父母也站在了丈夫一边。”

 

 

法院怎么判决?

 

根据原先的离婚协议,Maria-Christina承诺支付款项,但在2022年3月后未履行。2022年12月,James Copinger-Symes对其提起新一轮诉讼。

 

然而,在2023年的进一步审理中,一项关键信息被揭露:James实际已通过Maria-Christina父母的赠与并获得约3477万英镑的资产,这一赠与发生在离婚和财务协议之后,但证据显示,他在签署协议之前就已经知情。

 

法官认为,这种重大财务信息的隐瞒严重影响了离婚协议的公平性。

 

他指出:

 

“有大量证据显示,丈夫在2020年底至2022年初期间频繁在法国、伦敦、葡萄牙等地考察高价值房产……在他实际财务状况无法支撑的前提下,唯一合理的解释是他已知将获得大额资金。”

 

尽管James辩称他只是去看看房子而已,但法官认为这些解释没有说服力。于是,法庭最终裁定撤销2022年3月的原财务协议。

 

如今,Maria-Christina正寻求从前夫处索回约1400万英镑,作为对其隐瞒资产和不当得利的补偿。与此同时,她的母亲尝试撤销对前女婿的赠与,但法官未予支持——案件将重新提交至家庭法庭进一步审理。

 

 

丽莎评论

 

本案再次给大家一个提醒:在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家庭法下,在离婚程序中必须全面、真实地披露所有与财务有关的事项,包括现有资产、收入、负债,以及预计将会获得的资产或资金(比如即将到来的赠与或继承)。

 

请记住,在离婚诉讼中,如果一方故意或疏忽未向对方或法院披露重要的财务信息,这种行为就被认为是重大财务隐瞒(Material Non-Disclosure),比如:

未披露银行账户或离岸账户中的资金;

隐瞒房产或企业资产;

虚报债务或夸大开支;

未如实申报即将获得的赠与或遗产;

在协议谈判时知道会收到一大笔钱,却假装财务状况较差。

 

法院强调,在达成任何财务判决(financial remedy order)或财产同意令(consent order)时,必须基于“完全和诚实的财务披露”。如果隐瞒导致:

财产判决基于错误或不完整的信息达成,

一方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放弃了本应拥有的权益,

 

那么法院就可能会认定判决不公,从而撤销原判决并重新审理。这是因为法院的核心职责是确保财务分割“公平、公正”,如果存在隐瞒,这个基础就被破坏了。

 

在本篇文章的案例中,法官之所以认定丈夫的行为构成重大隐瞒,是因为他在签署财务分割条款之前,已经知晓(或非常可能知晓)会收到岳父母赠与的巨额资金;第二,他没有如实告诉法院和妻子,并且在案件中呈现出一个“没有能力支付”的财务形象;然而——在判决后立即获得财产、购买豪宅,这些行为严重损害了妻子的知情权,影响了她对财产分割条款的判断。

 

如果我们遇到同样的情况,该怎么做呢?我们建议,父母的赠与(即便是前任父母的赠与)也必须披露,尤其在以下情况下:

如果赠与已经到账,必须如实申报;

如果赠与尚未到账,但对方已知或有合理预期将会收到(例如已有明确书面承诺或持续性的经济支持),那么也应披露;

即使赠与不是100%确定,但其可能性足以影响财产状况,法院也认为需要告知。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如果您在离婚处理财产时遇到任何问题,请进一步联系丽莎律师行,我们的家庭法律师可以为您提供建议,协助您处理离婚事宜。

 

如果您对文章有任何疑问,请进一步联系丽莎律师行。任何英国税务方面的问题,也可以联系咨询丽莎会计行。

 

觉得丽莎的文章不错?请不要吝于点赞和转发!您的支持是丽莎继续前进的动力,我们将尽力为莎粉们提供最新最全的实用信息。

 

丽莎律师行 —— 最具国际化视野的英国华人律师行,专精于商业、房产、移民、家庭和诉讼法。<

丽莎律师行联络邮箱:info@lisaslaw.co.uk

联络电话:020 7928 0276

联络微信号:lisaslaw007

扫一扫,《丽莎知道》微信公众号:

author avatar
Shannon Chan

在英国生活时,如果你家花园里长着一棵树,是否可以随意修剪、砍伐?很多人可能想当然地认为:既然树长在自己家的土地上,当然说砍就砍。但且慢——事情远没那么简单。

 

最近,威尔士一名女子就因为在自家花园里砍掉了一棵“宏伟的”古树,被判罚高达116,000英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家门口的树不能砍?

 

克莱尔·兰兹(Claire Rands)来自威尔士纽波特奥尔特,她与丈夫在当地郊区拥有一栋价值40万英镑的五居室住宅,一家人一直居住于此。

 

在他们房产外,有一棵高达70英尺的菩提树。

 

克莱尔回忆说,早在2010年初,房屋后方的公共绿地曾发生过多起严重的草地火灾,这让她开始担忧:若未来再次发生火灾,可能会蔓延至这棵大树,最终殃及房屋。

 

她的几位邻居也曾报告过类似火情,这进一步加深了她的担忧,于是她和丈夫开始考虑将这棵树砍掉。

 

然而,这棵树被当地政府列入了《树木保护令》(TPO)之中。

 

TPO是一种法律手段,用于保护特定树木,哪怕这些树木位于私人土地上。在未获明确许可的情况下,任何人不得砍伐、砍顶、修剪、移除或故意损坏这类受保护的树木。克莱尔一家曾申请解除这项保护令,以便移除该树,但未被批准。

 

尽管申请被驳回,这对夫妇仍在2012年雇佣了一位树艺师将这棵菩提树砍倒,并种植了一棵新树替代。他们以为事情就此了结。

 

直到十多年后的某一天,他们突然收到纽波特市议会的来信,称他们将因“破坏受TPO保护的树木”而被起诉。

 

原来,这棵树的消失并未被立即察觉,直到一名生态学家在附近散步时发现这棵树已经不见,并在邻近区域发现其树干和树枝的残骸。随后,议会对这对夫妇提起了诉讼。

 

 

法院怎么说?

 

在长达数月的法律纠纷后,案件于周五在纽波特地方法院作出判决。法官裁定,克莱尔·兰兹有罪,而她的丈夫达蒙·兰兹则被判无罪。

 

在随后进行的上诉听证会上,克莱尔的律师里斯·罗瑟提出辩护,认为她不能被定罪为“造成或允许树木被砍伐”,因为TPO的相关法律最初是为英格兰制定的,并未完全适用于威尔士。

 

此外,他指出,克莱尔本人并未亲自砍伐树木,因此即使有责任,也只能构成轻微违法行为,即违反保护令。

 

然而,法官并不采纳这一说法。法官指出,根据现行法律,如果房主是发出砍树指令的人,即便未亲自实施,也仍可构成“导致或允许”破坏受保护树木的行为。

 

“如果仅仅因为房主没有亲自动手就只能被追究较轻的责任,这显然不符合常理。”

 

据了解,一位指定专家在庭上表示,由于砍树,该房产价值预计至少上涨了5万英镑。然而,在宣判过程中,辩方律师强调,关于砍树如何提升房产价值的说法并无确凿依据,仅仅是“潜在”而非“实际”的评估。

 

律师还表示,克莱尔当时相信自己是在合法、合理地处理问题,并指出她此前无任何犯罪记录或警告。总之,该事件仅涉及一棵树,不涉及任何商业用途,且事后土地并未被开发利用。此外,案件的处理时间拖延严重,距砍树事件已过去13年。

 

然而,以上这些理由都没有被法官采纳。因此,法庭以“导致或允许”该树被砍伐为由,判定克莱尔有罪。

 

最终,克莱尔·兰兹被判罚款16,000英镑,并需支付高达100,000英镑的起诉费用,她被要求在12个月内缴清上述款项。据悉,纽波特市议会为推进此案所支付的总费用甚至远超这一数字,其中包括聘请英国知名树木法律事务所两位检察官的费用。

 

 

丽莎评论

 

TPO,全称为Tree Preservation Order(树木保护令),是由当地政府(通常是市政议会)签发的法律文件,用于保护具有生态、景观、历史或环境价值的树木。一旦某棵树受到TPO保护,不论它是长在公共还是私人土地上,都受到法律严格限制,不得擅自处理。

 

受TPO保护的树木,在未获议会明确许可的情况下,任何人都不得:

砍伐

修剪

剪枝

剥皮、损坏或破坏

移植或拔除

 

擅自处理受TPO保护的树木属于刑事犯罪,可能面临:

地方法院罚款最高£20,000

若案件进入刑事法庭,罚金无上限

还可能承担高额的法律费用和诉讼支出

 

注意:哪怕你是树木所在土地的主人,也不例外。

 

我们一直都建议,投资房产的时候,最好能提前调查房产附近的树木是否带有TPO;因为如果你家门前或后院有TPO保护的树木,可能带来以下影响:

 

第一,限制对房产的使用和改造

 

TPO可能限制你修建扩建、采光改善或美化花园的计划,哪怕只是简单修枝,也需申请许可。

 

第二,潜在法律风险

 

不少房主因为不知情而擅自砍树,最终被罚款甚至被起诉。比如克莱尔一案,即使砍树行为发生在十多年前,仍被追责并罚款上万英镑。

 

第三,增加养护成本

 

受保护的大树需要由专业树艺师定期检查和维护,费用不低,且不能随意请人“修一修”。

 

第四,影响未来开发或转售

 

如果你计划扩建、加建车道或开发土地,TPO可能成为障碍——你必须申请额外许可,且不一定批准。

 

那么,咱们如何查询某棵树是否受TPO保护?建议在购房或改造前,通过以下方式确认:

律师提供的房产调查报告

向当地议会的规划部门查询

访问议会官网,部分地区提供TPO在线地图或查询系统

 

 

如果您遇到任何与房产相关的问题,请进一步联系我们。丽莎律师行房产部门有着多年经验,可以给你们提供专业建议以及协助你们解决问题。

 

如果您对文章有任何疑问,请进一步联系丽莎律师行。任何英国税务方面的问题,也可以联系咨询丽莎会计行。

 

觉得丽莎的文章不错?请不要吝于点赞和转发!您的支持是丽莎继续前进的动力,我们将尽力为莎粉们提供最新最全的实用信息。

 

丽莎律师行 —— 最具国际化视野的英国华人律师行,专精于商业、房产、移民、家庭和诉讼法。<

丽莎律师行联络邮箱:info@lisaslaw.co.uk

联络电话:020 7928 0276

联络微信号:lisaslaw007

扫一扫,《丽莎知道》微信公众号:

author avatar
Shannon Chan

丽莎律师行定期发布实用文章,欢迎关注我们,第一时间获取最新法律资讯!

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欢迎直接联络我们,提出任何法律咨询。

订阅我们的电子报

Subscribe Newsletter Blog Sidebar Chinese

这个字段是用于验证目的,应该保持不变。
Untitled(Required)

欢迎咨询我们,并了解我们如何提供帮助。